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精准磁导追踪 呵护生命通路

市中心医院完成全市首例“磁导航3CG引导下PICC置管术”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8-13

医护人员为患者诊疗

运城晚报讯 静脉治疗是指通过静脉途径将药物、血液制品等输入体内的治疗方法,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近日,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静脉治疗护理团队在超声精准引导下,凭借3CG磁导航技术,为一名有长期输液治疗需求的患者实施了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精准置管。

据悉,该技术是首次在我市运用,实现了对PICC置管的实时动态追踪定位,有效降低了并发症风险。此项技术的成功实施也标志着该院静脉治疗正式迈入智能化、精准化的全新发展阶段。

PICC是患者长期输液、化疗及营养支持的重要生命通道,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需长期静脉治疗的患者。PICC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接处,为了保证药物进入体内后能被快速稀释,精准的导管尖端定位非常重要。常规置管时,导管尖端定位依赖X线透视,置管流程较长,增加患者射线暴露和治疗延迟的风险,心腔内电图定位可监测导管尖端,但应用范围不能惠及所有患者。此次市中心医院引入的3CG磁导航定位技术,为解决PICC导管尖端精准定位难题提供了创新方案。它将“超声影像引导”“腔内心电定位”与“电磁导航”3项技术进行整合,实现了PICC置管过程的全流程智能可视化,减少了因导管功能不良或尖端位置错误引发的感染、再次穿刺、射线暴露等风险,降低了导管异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次置管操作,由市中心医院静脉治疗护理委员会组长王芙蓉指导完成。在3CG磁导航的“实时精准护航”下,仿佛给导管尖端装上“GPS”,使置管护士得以全程清晰地查看导管尖端在血管内的走向和心电图波形变化,在20分钟内一次性精准地为患者成功留置一根耐高压型PICC,为患者提供了更精准、安全、高效的置管体验。

记者 王耀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