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抓好“空档期” 破解“看护难”

——我市暑期家校社共育机制探访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8-12

在研学中体验生活,在玩耍中增长见识……今年暑假以来,记者发现,我市不少单位、学校抓好暑假育儿“空档期”,利用多种资源破解家长“看护难”问题,发挥家校社联动作用,完善构建长效育人机制,合力形成家校社共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公益课堂伴成长

7月28日起,为发挥社区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方面的作用,减轻父母育儿负担,盐湖区东城街道高家垣社区开设“童心筑梦·乐享暑假”暑期公益课堂,集创意实践和文化探索于一体,内容设置丰富多彩,让孩子们在暑假中收获满满。

“以前放假了,孩子总在家里玩手机,现在有了公益课堂,每天盼着来上课,安全有保障,还增长了见识,学习了本领,解决了好多家长的后顾之忧。”一位家长感慨地说。

多彩活动丰富暑期生活

阅读分享会、非遗漆扇制作、手工折纸课……公益课堂上,孩子们自由探索、勇于尝试,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8月5日,近20名小朋友在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聆听一场关于食品安全的讲座。活动由该社区、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市营养保健行业协会共同举办,希望通过教给小朋友们认识食品标签的方法,帮助孩子们从这个假期开始拒绝垃圾食品,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

8岁的小朋友程裕彤说:“刚刚听了老师的话,发现我喜欢的零食并不健康,之后我要少吃高盐高糖的食物。”

“这里有很多小伙伴,大家一起学知识、看电影、做手工,特别快乐。”小朋友荆骏涛说。

该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的公益课堂联合了不同单位,如市体育局、市科技局等,邀请大家共同设置课程,共享资源,一起为孩子们服务。“希望通过多元化课程,进一步激发儿童兴趣,打造有温度的暑期公益课堂”。

文化研学拓视野

与历史同行,感受文化魅力。前不久,几名来自市明远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万荣研学之旅。

飞云楼前,孩子们惊叹没用一根铁钉就建造而成的木楼,随即对它背后的榫卯结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秋风楼下,他们吟诵着“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在行走中感受诗词魅力;李家大院里,砖雕上的“善无大小”给学子们留下深刻印象,进一步加强了德育教育……

“为什么它被称为‘中华第一木楼’?”“后土祠有多少年的历史,古人也曾在这里祭拜吗?”研学过程中,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满载收获归。明远小学此次研学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也发挥了学校在构建“教联体”方面的主导作用,让“走出教室看世界”真正落地生根。

研学团队走进万荣县后土祠

走出去,让孩子们与自然对话,与历史对话,如今这已经成为不少学校的共识。当下,在孩子们的假期作业中,社会实践的比重越来越高,因材施教的特点更加鲜明。“暑假就是要让孩子们去广泛尝试一些喜欢做的事情,近年来,学校逐渐减少学生们的书面作业,鼓励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是一个特别好的趋势,让孩子们的负担更轻,家长的焦虑更少,家庭氛围也更好了。”一位家长说。

“爱心妈妈”护童心

今年暑假,市妇联分别在闻喜县、垣曲县举办暑期儿童关爱服务,为孩子们送上“爱心礼包”,开展研学活动,让暑期教育既有广度又有温度。

在闻喜县,市妇联组织“爱心妈妈”和留守困境儿童到陈家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县地震科技体验馆参观学习。在陈家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员带领孩子们重温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在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中感受那段峥嵘岁月,让红色种子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在该县地震科技体验馆,孩子们学习地震预警、应急避险等实用知识,为安全成长筑起一道“防震墙”。

“不仅要让孩子们享受教育公平成果,更要让他们阳光健康成长。”近年来,我市妇联持续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帮扶活动,关爱覆盖面逐步扩大,服务内容更加精准,更多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在“爱心妈妈”的呵护下感受到关爱和温暖,茁壮成长。

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助力……相信未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共育空间将进一步扩大,育人质量将显著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将更加浓厚。

记者 杜磊 陈怡霏 文图

者感言

教育发生在随时随地,可以在学校开辟的家庭菜地里,可以在社区开设的公益课堂上,或是在每一次亲子对话中。

今年4月,我市“家校社学习共同体”第一课在盐湖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讲,此次活动标志着我市“家校社学习共同体”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运城市妇联牵头,依托盐湖区党群服务中心,整合运城市人民路学校名师工作室、优秀家长及社会专家资源,旨在打造共学、共研、共育“家校社学习共同体”。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未来,随着各单位的广泛介入,将汇聚更大的力量,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每一名孩子。

 记者 陈怡霏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