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8-08
清晨的运城,处处跃动着健身的身影。智慧步道上,晨跑者通过智能设备查看运动数据;乡镇全民健身中心内,村民们在崭新的塑胶跑道上舒活筋骨;市体育馆内,羽毛球划出的弧线交织成跃动的风景……这一幅幅生动的全民健身图景,正是我市近年来持续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锚定“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发展理念,以场地建设为基础、以赛事活动为载体、以组织规范为保障,着力构建统筹城乡、服务便利、保障有力的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让体育运动的活力在城乡每个角落绽放,不断推动群众体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日前,记者走进市体育公园、部分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亲身感受这座城市涌动的健身热潮。
场地扩容
勾勒群众“健身圈”
傍晚时分的闻喜县郭家庄镇全民健身中心,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全民健身图景:学生们在篮球场上运球突破,村民们沿着塑胶跑道漫步闲谈,乒乓球台前的喝彩声此起彼伏。
这座占地1600平方米的健身中心,已成为郭家庄镇及周边群众休闲健身娱乐的首选地。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科学分布,健身器材整齐排列,灯光、围网等设施透着时尚气息。每天傍晚,村民们卸下农忙的疲惫来到这里,小孩子们在宽阔平整的广场上追逐嬉戏,体育爱好者在球场上挥洒汗水。
夜幕降临,盐湖区北城街道恒大绿洲社区健身中心灯火通明,1500平方米的空间里,专业篮球场、羽毛球场与智能器械一应俱全。在智能健身器材上锻炼的社区居民李先生说:“商业健身房年费要1000多元,现在下楼就能免费锻炼,太划算了!”
据了解,该健身中心向群众免费开放,让大家在闲暇之余有去处、有器材可用。同时,在室外配备了适合老年人的健身器材,进一步满足不同群体的锻炼需求,切实提升全民健身运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群众身边体育场地建设和设施配备力度,群众“去哪儿锻炼”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2021年开始,我市启动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工程建设5年行动计划,截至去年年底,已完成131个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工程。今年,我市继续将16个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工程列入2025年市政府实施的民生实事清单,目前1个项目已完工,剩余15个项目在加紧施工中。
除了遍布城乡的基层健身中心,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惠民开放也为“健身圈”增添了专业力量。市体育馆羽毛球馆每天上午免费开放,下午每小时收费20元,全民健身日全天免费。“现在打球方便又实惠,再也不用为场地发愁了。”羽毛球爱好者张小丽的话语,道出了众多健身者的心声。今年,全市24个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提供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服务,让更多人能够走进专业场馆,享受高品质的健身环境。
在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我市还积极推进运城智慧体育项目建设,让全民健身迈入“互联网+”新时代。如今,市民只需登录“AI动运城”小程序,就能轻松获取各县(市、区)运动场馆、运动协会、运动俱乐部等的详细信息;还可通过该小程序提前预约场馆,并根据收费情况灵活选择,让健身安排更加便捷高效。同时,市民在中心城区禹都公园、体育公园智慧健身步道锻炼时,通过登录智能数据采集设备,可了解自己的运动时长、运动距离、消耗的卡路里等情况,从而科学合理地安排健身计划。
以赛聚势
点燃全民“健身热”
从山西省形意拳公开赛到铁人三项系列赛(运城站),从圣天湖公开水域游泳比赛到“杏花村酒杯”第二届山西省男子篮球超级联赛(晋超联赛),从马拉松大赛到首届村超男子足球赛,从市直机关职工运动会到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社区运动会……今年以来,我市参与或主办的全民健身赛事呈现“井喷式”增长。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赛事,点燃了群众的参与热情,让全民体育运动成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展示城市形象、增强发展凝聚力的重要平台。
7月12日,“杏花村酒杯”第二届山西省男子篮球超级联赛(晋超联赛)运城市赛区(第二阶段)比赛在市体育馆开赛。来自全市8支县(市、区)代表队的100余名运动员,在4天时间里展开14场激烈对决。
当天上午8时30分,盐湖区代表队和永济市代表队的首场比赛打响。随着裁判员一声哨响,双方球员迅速展开攻势,运球、上篮……运动员们身姿矫健,每一次进攻与防守都扣人心弦。“好球!”现场观众的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当天,盐湖区代表队以73∶52战胜永济市代表队,取得开门红。“这场胜利得益于我们防守到位、拼抢积极,接下来要再接再厉,争取一场比一场打得好。”盐湖区代表队队员张子恒赛后难掩激动,“赛场氛围非常好,队友们都很给力。”
作为省级品牌赛事,晋超联赛的影响力持续扩大。该赛事创办于2024年,每届历经半年,第一阶段聚焦各县(市、区)的乡镇、机关、企业,让基层爱好者有机会在家门口比拼;第二阶段则升级为县(市、区)之间的较量,提升赛事专业度。今年4月20日至7月31日,我市举办“杏花村酒杯”第二届山西省男子篮球超级联赛(晋超联赛)运城市赛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比赛,开展560余场比赛,1.1万名运动员和志愿者直接参与,吸引23.7万人次观赛。“通过体育竞赛,带动更多篮球爱好者参与进来。”市体育局四级调研员王运红的话,道出了赛事的带动效应。
体重管理年,干部展风采。7月至8月,2025年运城市市直机关职工运动会举办,设有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等7个比赛项目,吸引全市市直机关100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目前,乒乓球、羽毛球、跳绳比赛已决出胜负,其他项目将陆续开赛。
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代表队张进摘得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他感慨道:“运动会让我们以球会友,在增进友谊的同时,也响应了全民健身的号召。”赛场内外,干部职工们放下工作压力,在运动中强健体魄,展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赛事的触角不止于专业赛场,更延伸到群众身边。今年以来,我市发挥全国性全民健身主题活动的示范带动作用,结合各县(市、区)特色,开展新年登高、全民健身大拜年等活动,让群众从赛事的“旁观者”变身“参与者”,真正实现“全民健身、全民共享”。
组织规范
夯实健身“保障网”
8月5日晚8时,市广场舞协会的排练室灯火通明。18名身着黑色练舞服的队员手持双扇,随着音乐的旋律翩翩起舞。这是该协会备战“舞动巾帼风采 悦享健康生活”2025年全国妇女广场舞大赛(山西站)的训练场景。
“这支参赛舞蹈从音乐选曲、动作编排到服装都是我亲自参与设计的。”市广场舞协会会长、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耿全凤说,“队员们白天都有本职工作,为了备战省赛,已经连续6天每晚坚持训练两小时。”
成立于2018年的市广场舞协会,前身是耿全凤2009年组建的舞蹈团队。多年来,这支队伍在全民健身事业中屡创佳绩:2018年斩获中国魅力乡村广场舞大赛山西大同赛区特等奖;2021年在全国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展演广场舞决赛城市街道(社区)组、企事业组中分获二、三等奖;2023年在“赣鄱杯”中国广场舞公开赛上以93.54分夺冠;2024年一举拿下中国广场舞大赛(运城站)冠军……
市广场舞协会的会员兼具广场舞爱好者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双重身份。国家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山西省“十佳社会体育指导员”佘艳丽、闫文蓉就是典型代表。佘艳丽是一名舞蹈专业出身的“80后”女性,曾在广州、深圳大型演出中担任主演,如今扎根家乡,将健身秧歌与广场舞技艺无偿传授给社区群众。闫文蓉多年来更是利用下班时间,教授市民广场舞,为全民健身贡献力量。
“广场舞协会的会员全都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中有5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1名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耿全凤说,“我们长年活跃在社区广场等基层一线,策划和组织形式多样的广场舞活动,向群众无偿传授广场舞动作要领。”
在全市,类似市广场舞协会这样的体育社会组织、像佘艳丽这样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并非个例。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全市有各类体育组织200余家,社会体育指导员两万余人。他们活跃在城乡各个角落,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为群众提供专业健身指导,让运动更安全、更有效,既弥补了公共体育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短板,又为推动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办人民满意的体育,持续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体育发展的成果,增强人民群众的体育获得感、幸福感。
记者 王月文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