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8-08
清晨,临猗县七级镇的薄雾还没散尽,史晓霞的运动鞋已经沾满了露水。她要去解村看看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程进度,再去留尚村的葡萄大棚问问果农技术培训后的成果。
作为临猗县七级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史晓霞的“办公室”在田间地头,在乡村院落,在每一个需要党组织引领和关怀的角落。她步履不停,在七级镇的沃土上,书写着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忠诚与担当。
找“苗子”,党建扎根泥土里
在史晓霞的办公室里,白板上标注的当月任务清单格外醒目;办公桌上,日历本里每一格都排满了当天的日程,这是史晓霞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作为七级镇组织委员,她的日常被29个党组织、922名党员的大小事务填满。
“把优秀青年聚在党旗下,乡村振兴就有了源头活水。”史晓霞深知,基层党组织的生命在于新鲜血液的注入。为此,她推行“三步工作法”:源头筛选、严格程序、实践锤炼。在她的推动下,2023年以来,该镇储备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发展对象99名,发展党员29名,为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筑牢了组织根基。
如何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史晓霞的答案是:在实干中淬炼。她积极引导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投身乡村振兴、矛盾调解、服务群众等基层治理的“练兵场”上,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锤炼党性、增长才干,实现思想入党与行动入党的深度融合。
留尚村的网格员张丽绒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位村里出了名的“热心肠”,在2024年通过严格培养光荣入党后,倍加珍惜党员身份,以更大的热情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将“实践锤炼”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史委员常说党员要‘接地气、干实事’,现在我没事的时候还会带着乡亲们一起跳跳广场舞,心里热乎,邻里也更亲近了。”张丽绒说。
史晓霞并未止步于此。在把好党员入口关、抓实实践锻炼的同时,她坚持带头学习钻研党务知识,并统筹全镇学习资源,有计划、分层次地抓好思想建设,根据干部岗位特点,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员骨干和青年干部开展学习教育40余次,受众超千人次,为基层党员干部搭建起素质提升的“加油站”。
链上“红”,产业结出致富果
走进留尚村的葡萄大棚,串串饱满的阳光玫瑰葡萄垂挂枝头。该村党支部书记王荣光举着手机直播修剪技术,不时有种植户在直播间进行互动。这个由史晓霞推动建立的“党支部书记直播间”,如今已是当地果农增收致富的“第二课堂”。
除了线上直播,留尚村每月一次的葡萄种植技术培训会,总能吸引四五百名种植户赶来。“过去技术靠摸索,现在每月都有专家课!”参加过葡萄培训的种植户老张满脸笑容。今年3月,留尚村还举办了山西阳光玫瑰葡萄产业联盟第七届产业论坛,为种植户搭建交流的平台,助力对接更大的市场。
在史晓霞的规划中,乡村产业振兴既要“授人以渔”,更要建强“造血”机制。她牵头制定激励村干部担当作为的实施办法,通过健全经费保障和关怀机制,为干部干事创业注入动力,营造争先创优氛围。在她的推动下,留尚村、樊桥村的果品仓储交易中心相继建成,让农产品产销对接更顺畅,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0万元。作为南王村包村干部,她多次与村“两委”研讨发展路径,推动建设快递物流集散中心,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让村集体和农户深度融入产业链,实现持续增收。
种“新风”,乡村绽放文明花
“以前村里纠纷多,现在邻里互敬互爱;过去农闲蹲墙根,如今广场跳舞、书屋‘充电’成常态。”谈及七级镇各村的变化,史晓霞很是感慨。
在史晓霞眼中,阵地是文明扎根的沃土。她将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巧妙融合,形成“一站多能”的聚合体。资源在此汇聚,力量在此凝聚。以王肖村为例,“村最美人物”评选如春风化雨,人物事迹被制作成一面面展板,成为乡村向上向善的无声课堂。“谁不想评上‘最美’?现在邻里更和睦了,大家干活更有劲了。”村民李大妈笑着说。
阵地有了,如何让文明新风“飞入寻常百姓家”?史晓霞有自己的想法。她与各村干部一起修订村规民约,严格遵循“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要求。她还鼓励七级镇庄户剧团进行创作,量身打造《普法三句半》《特殊的陪嫁》等剧目,用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移风易俗理念唱进田间地头,演到百姓心坎里。
文化活水,是滋养乡村灵魂的甘泉。从春节“金蛇启航”联欢的火热,到元宵节“祥蛇舞盛世”社火的喧腾;从接地气的“村BA”赛场呐喊,到首届“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 文明新风赋能乡村振兴”村晚的星光舞台……史晓霞参与策划的这些活动,让乡村的日子热气腾腾。在今年6月举办的临猗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合唱比赛展演中,七级镇的参赛队伍获得了“最佳团队奖”。这些背后,离不开史晓霞的精心组织、认真对接。
葡萄大棚里的葡萄即将丰收,就像这片土地上升腾不息的希望。史晓霞依然步履匆匆,她的目光望向更远处——那里,有更美的乡村,有更甜的日子。
记者 徐帆扬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