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8-06
本报讯(记者 邢智轩)近日,我市印发《运城市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标志着我市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我市于2023年11月启动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申报工作,2024年4月16日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批复,成为全国54个试验区建设地市之一。试验区建设主题为挖掘传统中医药优势技术精华,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承创新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未来4年,我市将深度聚焦试验区建设主题,充分盘活境内传统中医药优势技术存量资源,系统构建适合优势技术传承发展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政策,全面赋能我市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方案》制定了清晰的阶段性目标。到2025年年底,基本摸清运城市域内传统中医药优势技术种类和分布情况,并建立较完善的收集整理工作机制;到2026年年底,市域内传统中医药优势技术资源得到相对完整的收集整理和筛选;到2027年年底,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中医药优势技术评价机制;到2028年年底,适用于不同优势技术的传承保护机制基本形成,并在市域内得到实施;到试验区建设周期结束时,涵盖传统中医药优势技术挖掘整理、筛选评价、传承保护、推广应用的政策链基本打通。
《方案》围绕试验区建设主题,部署了四项重点任务。一是开展传统中医药优势技术挖掘整理。依托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线上线下“双通道”申报机制,广泛征集散落民间的中医药优势技术。对收集到的技术进行科学分类,并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建立市级传统中医药优势技术数据库,实行精细化管理。二是建立传统中医药优势技术价值评估和保护机制。组建权威中西医专家库,通过疗效判定、患者随访、专家论证等流程,客观评价技术价值。深入开展中医药优势技术传承脉络溯源工作,厘清发展源流与传承脉络。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活态传承”路径。鼓励技术持有人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保障权益。整理出版技术专著,并注册打造统一的“运城传统中医药优势技术”区域公用品牌,规范标识使用与管理。三是加强传统中医药优势技术推广应用。支持特色鲜明、需求度高的优势技术开办专科医疗机构或特色诊室。将成熟、显著的技能型技术纳入市级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名录,并开展技能培训。建立“政府主导、专家评估、药企参与”的合作机制,推动特色验方、秘方向中药新药转化。探索建立优势技术价格形成机制和医保支付政策,扩大其报销覆盖范围。四是推进传统中医药优势技术创新提高。将中医药科技创新纳入市级科研项目支持方向,围绕传统中医药优势技术创新开展科研攻关,并鼓励各类科研机构、技术中心积极与优势技术持有人开展合作。
我市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特色医疗资源丰富,工作基础扎实,曾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民间医生范畴及管理的立法研究项目,先后举办3届“疑难杂症中医治疗周”活动和两届“山西·运城特色医药交易博览会”,在全省率先创建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此次开展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是我市在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又一次创新性实践,也是进一步提升区域中医药服务能力、扩大中医药影响力的务实举措。相信通过持续4年的努力,我市必将在传统中医药优势技术开发应用方面探索出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