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河津市城区街道:全力绘好“民情图” 倾情织密“服务网”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8-05

本报讯(记者 董战轩 特约通讯员 杨通情)连日来,一场以“问民情、查隐患、治症结、优服务”为主题的大走访活动在河津市城区街道火热开展。依托“三访三谈三记录”工作法,大家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诉求,绘出全域民情“立体图”,解了群众“急难愁盼”,为基层治理添了暖意。

“三访”织密网,民情无遗漏。由包村干部、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网格员组成的走访队伍,常态化开展“扫楼”“扫街”,敲开千家万户的门、走进商户企业的店,对老干部、困难群众等群体更是“点对点”精准探访,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面对小区停车难等问题,村民议事厅、夜话会里“集中访”;遇上“硬骨头”问题,包村领导带队带方案“重点访”,靶向攻坚。

“三谈”连民心,诉求直抵心。“孩子暑期上了什么特长班?菜价最近贵不贵?”倡导包村干部、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从柴米油盐聊起“谈家常”,用温度消隔阂;从集体经济发展到安全生产,从人居环境整治到信访维稳,鼓励群众直面痛点“谈问题”,掏心窝子提意见,干部们认真记、仔细问,把堵点难点一一记在心上;围绕村社发展规划等议题“谈发展”,邀请群众、商户共商共议,一场场“头脑风暴”让村社规划更接地气,也让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越聚越强。

“三记录”闭环办,事事有回音。“这一户家庭困难,希望帮忙介绍些零工……”翻开统一印制的走访记录表,每家每户的情况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些信息汇成“民情大数据”,谁需要帮扶、哪里有安全隐患,一看便知。针对收集的建议,包村干部定期组织民情分析会,把建议分类梳理,集中研判,好点子变成实举措。而群众反映的问题,更是被记在“问题台账”上,按难易程度被标注“三色预警”:简单事,村社干部当场办;复杂事,街道协调限期办;老大难,党工委牵头攻坚办,实在解决不了的就启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确保事情“件件有着落”。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