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7-29
7月19日,暑热逼人,位于永济市东北的开张镇宋家卓村,黄河水沿着平整的渠道,汩汩流入农田,整洁的柏油村道、平坦的田间砂石路、扬花的玉米、硕果累累的丹霞红酥梨,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为盛夏的乡村绘出了一幅希望的风景。
眼前的这个村庄,是千万工程示范村。村党支部书记郝天明,前不久刚被评为“运城市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传递着上级党委和群众的认同,也吸引着大家的目光。这个在过去并不受人关注的村庄,有着什么样的发展故事?
文化厚重古村落
进入宋家卓村,一棵开满花的古槐首先映入眼帘,村党支部副书记赵卫兵说,“这是一棵唐槐,有1000多年的树龄。我们村是个古村,听老一辈人讲,过去,光各种古建、庙宇、观、阁就有30个。新中国成立以前,我们村还是乡政府所在地。”
宋家卓的荣光,不仅在传统文化的厚重,还有红色的文化基因。著名的虞临永党支部的第一位共产党员李荣,就是这个村庄的人。
在李荣的带领下,宋家卓走出了好几位早期的优秀共产党员,在抗战中的贡献和历史也很不平常。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重浸润,使这个村庄的人们有着特殊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然而,多年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村党组织曾一度涣散,各项工作推动困难重重,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因为历史原因,村子里光各种欠条,就积存了很多。环卫工人的工资多年拖欠,村承包土地款好几年收不上来,道路坑洼不平,发展缺少活力,班子凝聚力不足……痛定思痛,开张镇党委政府下决心以换届为契机,从抓好班子和党建入手,彻底改变宋家卓的落后面貌。
换届带来新面貌
2021年,在开张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村民的全力拥护下,宋家卓村新一届村班子组建。由村里多年在外创办企业且成绩不凡、获得过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的“80后”年轻人郝天明担任党支部书记,宋家卓村从此开始了不平凡的发展之路。
郝天明走马上任后,首先开始了“清化收”工作,对村中的历史遗留问题逐一进行清理、化解和收回。
有的村集体土地承包户,以种种理由,多年不交承包费用,致使村集体缺少经费,欠账太多,失去群众的基本支持和信任。
开张镇党委政府派出专人,与新一届村班子现场办公。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清化收”工作。
村里收回了欠账,还清了欠款。此后连续几年,为全村每个村民补贴50元到100元医保款,此举一下子赢得了民心。
村民说,这样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党支部,才是大家欢迎和拥护的。
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理顺了村民情绪后,郝天明又带领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的一班人,开拓新的事业。
要想富,先修路。过去村子里的路坑坑洼洼,郝天明争取到上级部门的支持,把村子里7.2公里的巷道,全部铺油。这样的路面,谁也不好意思乱扔垃圾。
“千万工程示范村”
班子看到了前进的方向,村民看到了发展的希望。班子团结了,村民心齐了。宋家卓的变化,上级党委看在眼里,“千万工程示范村”的建设任务,交给了宋家卓,一个个项目渐次落地。
路好了,绿化也要跟上。郝天明一班人又带领大家,对全村主要巷道进行了绿化,整齐划一的绿植、花草,让村子面貌焕然一新。
白天好看了,夜里也要能看见。村班子又争取上级支持,为村里安上了路灯。晚上人们回家,走在路上,也和城市街道一样明亮。
路亮了,心里也亮堂了。村民李旺旺说:“天明带的一班人太好了,给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大家都有目共睹。”
村子里对下水道进行了改造,村民告别了生活污水乱泼乱倒的旧生态,空气也变得清新了许多。
基础建设要夯实,文化建设也要跟上。村子里原来有一座舞台,是永济市文物保护单位。因为时间久远,已经破旧。郝天明多次与永济市文保中心联系,争取到扶持资金,对舞台进行修葺保护。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
赵卫兵说:“郝书记有干劲、有闯劲,一心为公,大家觉得和他一起共事很舒心。”
如今的宋家卓村,各项建设均走在全市前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新建成的宋家卓村党群服务中心,书架上的图书品类齐全,棋牌室设备良好,村民农闲时常在这里看书、下棋。
敬老有方乐家园
宋家卓村有村民1196人,除了长年在外务工者,村里的常住人口有500多人,其中老年人占多数。做好老年人的工作,便显得格外重要。
为了解决在外开饭店、务工者的后顾之忧,村里在原来的村卫生院办起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村党支部副书记赵卫兵负责管理,颇受群众好评。
据介绍,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有详细的台账,管理非常严格。村里规定,65岁至74岁的老年人,每月交200元,75岁(含)以上的老年人每月交180元。老人每吃一顿饭,均要在台账上画对勾。如果因故没有吃饭,月底时,中心会把余下的饭钱全额退还。这样精细的管理,让老年人觉得很合理。所以前来就餐的人越来越多。人越多,日间照料中心便越红火。每天,日间照料中心都会在老人用餐群中发布菜单,老人们随时掌握动态,透明消费,吃得开心、放心。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的老年节,村里会请市里的剧团来演戏,邻近村庄的人也会过来看戏。那几天,村里欢声笑语,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蓝图绘就阔步行
在村民心目中,村党支部书记郝天明是个特别有能力的年轻人。他在20多年前创办的永济市民生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是全市排在前列的企业。前几年,公司在全国开有7个分厂。郝天明有思想、有主见,能吃苦,勇于革新,公司的产品还获过多项发明专利,其中特大水泥砖和生态保护砖,在世界范围内都首屈一指。如今公司体量大,也是利税大户,为当地经济发展作着贡献。
郝天明能力出众,毅力也不凡。任村党支部书记前,他曾经的体重达95公斤,为减重,他曾经骑行全国。有一次,他还从成都骑车到拉萨。多年的坚持,让他硬是把体重减掉20公斤。前年他参加运城的自行车骑行赛,还获得了第十七名的好成绩。
郝天明告诉记者,任职村党支部书记后,更忙碌了。内部管理、外部联络、学习培训、提升开会……但是为了村里的事业,他乐此不疲,心中充满力量。
“如果说,经营企业是为了利润,做村‘两委’工作则是为了报答生养自己的这块土地。”郝天明说。
在郝天明这一届班子上,宋家卓村已经完成了调产,改过去的传统玉米小麦种植为发展酥梨。现在,宋家卓村有梨树1800多亩。品种从红香酥、黄冠到丹霞红,品质上乘,梨农的管理经验也在不断上升。
为了发展梨果产业,村子里专门在大路口建成了梨果交易市场,商品房、冷库等设备很齐全。
为了擦亮梨乡牌子,班子还号召全村人捐善款,从山东专门买来一块非常壮观的村名石,放在大路边,已经成为一块醒目的地标。
下一步,村“两委”计划把田间的砂石路改成水泥路,这样,酥梨运输时就会更加安全,保护果面不受任何颠簸损伤。
“基础设施齐备,发展底子很扎实。郝书记未雨绸缪,早早就对村子发展建设做好了规划。”赵卫兵说。
与郝天明走在宋家卓村巷道里,他热情地与来往的村民打着招呼。记者看到,大伙儿的脸上带着笑容,是发自内心的那种。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