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两驴友被困中条山腹地,芮城公安联动多部门昼夜接力救援——

绝壁上的生死时速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7-25

穿荆棘、钻灌木、攀悬崖、过乱石、蹚溪水、爬山坡……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定格在芮城县百梯山的一场生命救援中。

近日,两名年轻人被困百梯山未开发区域,芮城公安联动消防、民间救援队和当地村民,历经48小时昼夜奋战,在深山密林中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最终成功将两名被困人员安全转移。

一声求救 警报响彻深山

“警察同志,我们被困在山里了,进退两难……”7月17日12时,芮城县公安局大王派出所的电话里传来急促的求救声。原来,两名年轻人于7月16日进入百梯山,因对地形陌生,被困于未开发的深野之中。

“将你们的位置发给我们。”芮城县公安局大王派出所所长宋朝辉第一时间与报警人取得联系,初步锁定被困区域。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较量就此展开。

7月17日14时,接到求助两小时后,大王派出所联动县消防救援大队,召集熟悉地形的村民向导组成第一支救援队。救援队根据导航位置,通过无人机红外搜寻、人工喊话、灯光指引等,争分夺秒寻找被困人员。由于搜索范围大,加上百梯山地形地貌复杂,救援队的补给很快告急。此时,被困人员的电话也处于关机状态。一夜跋涉无果,救援陷入了焦灼状态。

昼夜兼程 挑战体力极限

7月18日8时,距离求救已过去20小时,被困者面临断水断粮危机。时间就是生命,芮城县公安局迅速调集周边4个派出所8名经验丰富的民辅警紧急驰援。与此同时,蓝天救援队专业力量和更多热心的当地村民闻讯主动加入。一支超过40人的强大救援力量集结,装备和补给也及时补充到位。

10时许,救援队兵分两路,再次向中条山腹地出发。“荆棘密布、悬崖陡立,最窄处仅容侧身通过,脚下就是深壑,每一步都走得胆战心惊。”参与救援的辅警马玉乔回忆。

无人机一次次升空,寻找着可能的路径。根据无人机探测的路线,队员们沿着雨水冲刷形成的沟壑艰难行进。“遇到10多米落差的断崖,我们只能依靠绳索艰难下降。”辅警李小星的话语里,藏着无数惊险瞬间。

两地接力 绝壁架起生命绳

18时,距离求助过去30个小时,救援队终于在一处河沟底部发现了两名被困者。此时,两名被困人员身体虚脱、眼神涣散,体力已近极限。救援队员立即为其补充水分和能量。然而,连续高强度攀爬8小时的救援队员也已疲惫不堪,考虑到原路返回风险巨大且耗时过长,救援队决定放弃原路,转向永济方向,试图开辟一条新的下山路线。

“定位显示距离永济的村庄很近,可我们走了一整夜,翻越了无数山梁,天亮时眼前仍是连绵不绝的群山。”参与救援的辅警董思远描述,更致命的是,一道深达30多米的垂直悬崖赫然挡在了他们的前方。

7月19日5时,所有人的体力都已耗尽至极限。危急关头,宋朝辉向永济警方请求支援。永济警方接到信息后,火速集结。8时许,在最为险峻的悬崖处,两地救援力量完成对接,他们用绳索在悬崖上架起“生命通道”,将被困者和精疲力竭的救援队员逐一安全转移。

12时,当救援车辆出现在视野中,连续奋战了数十小时的队员禁不住红了眼眶。“有啥抓啥,被刺扎了就拔出来继续走,当时根本顾不上疼,就想着要把人带出来。”宋朝辉事后回忆。

目前,两名被困者身体状况已恢复,7月23日,他们将一面写有“人民警察为人民 危难之时暖人心”的锦旗送至芮城县公安局大王派出所,对民辅警的救助表示感谢。

 记者 樊朋展 张蕊彤 刘凯华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