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21
在闻喜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走廊上、病房里,总能看到一个脚步坚定、步履匆匆的洁白身影。她叫侯霞英,从事护理工作22年。从普通护士成长为科室护士长,她始终以“生命至上”的信仰扎根临床一线。面对危重症患者,她是精准操作的“护理匠人”;面对群众健康需求,她是传递温暖的“白衣天使”。22年春华秋实,她用责任与热爱诠释着南丁格尔誓言,以党员担当书写着新时代护理工作者的奉献篇章。
以匠心守护患者生命
护士的职责不仅是打针发药,还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屏障。侯霞英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护士长,与医师交接患者工作、给护士们安排护理任务是她的日常。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她总是全力确保各项工作妥善落实,是患者和护士的定心丸。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患者中,很多是因呼吸疾病入院,其本身还患有其他基础病。王大爷因脑出血、高热、肺炎,且伴随多年糖尿病史来该医院求诊。老人长期受疾病折磨,不仅大小便失禁,臀部还长有压疮。看到这一情况,侯霞英没有一丝嫌弃,亲自打来热水,认真细致地为老人擦洗全身,更换污染的衣物,清理压疮、消毒上药。她每天带领护士为老人清洗、换药,并嘱咐护士每两个小时为老人翻一次身。每次查房,她都要和老人多聊一会儿。“多问一句”是她的工作特色。“有不少病症,家属可能会忽视,我们多问一句,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她解释说。
在侯霞英的心里,总是装着患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在她的带领下,不仅注重技能操作,更注重优质护理、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对于危重症患者,她们不仅进行语言安慰,还注重非语言的力量,比如抚摸患者的手、轻拍患者的肩膀。
工作中,侯霞英的严谨与细致更令人动容。其科室里老年患者多,病情复杂,她主导制定了精细化护理服务标准,从吸氧管固定到雾化器操作,从翻身频率到营养支持,每个环节都细化量化。针对慢阻肺病患者,她创新推广呼吸功能锻炼法,通过床边示范、视频教学等方式,帮助患者通过呼吸锻炼提高生活质量。实施半年后,慢阻肺病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3天,满意度提升至98%。
“侯护士长总说,护理工作没有‘差不多’,只有‘做到位’。”护士小马回忆,一次夜班查房时,侯护士长发现一名患者床头角度未达30度,立即蹲下调整。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严谨,让她在22年间实现“零投诉”,并先后荣获“明星护士”“闻喜县人民医院先进工作者”“百针穿刺能手”等称号。
用创新点亮护理灯塔
在侯霞英看来,护理不仅是技术活,还是细心活、创新活。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压疮)问题,她引入气垫床联合穴位按摩的护理方案,使压疮发生率下降60%;为解决慢阻肺病患者居家管理难题,她建立护患交流微信群,在群里对出院病人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答复,累计帮助100余名患者重拾生活信心。
为给患者提供精准、专业的护理服务,侯霞英一直没有放松对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专业技能的学习,并创新学习方法,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围绕某一类病症的护理重点、关注重点进行学习、讨论,然后进行模拟实践,以加深印象,提升技能熟练度。
侯霞英的创新思维更延伸至管理领域。针对护士职业倦怠问题,她在科室设立“心灵加油站”,定期组织大家座谈,用“压力释放三分钟”“感恩小纸条”等活动纾解负面情绪。护士小马去年10月份来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方便“传帮带”,也为了减轻她工作时的心理压力,侯霞英把小马的值班时间安排在白天。“白天大家都在,遇见什么疑难问题,我们都能第一时间帮她解决。”护士小贾刚生完小孩,即将返岗工作,为帮助她顺利度过哺乳期,侯霞英和科室其他人商量好,为她妥善调整好工作时间。
让大爱温暖千家万户
党员身份,既是荣耀,又是责任。侯霞英总是对科室里的年轻护士说:“患者把命交给我们,我们就要把心交给患者。在我们这里,只有特殊的病症,没有特殊的病人。护理时对每一个病人都要一视同仁。”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病房里,流传着侯霞英的“三个从不”原则:从不拒绝患者夜间呼叫,从不忽略家属任何疑问,从不缺席危重症患者生日。“患者的笑容,就是最美的勋章。”侯霞英始终将患者需求置于首位。
2023年寒冬,一名外地农民工因重症肺炎入院,家属远在千里之外无法陪护。她得知后,连续10天为患者送餐喂饭,还自费购买营养品。出院时,患者颤抖着握住侯霞英的手表示感谢:“要是没有你的照顾,我不会好得这么快!”
这样的故事在侯霞英的职业生涯中数不胜数:为孤寡老人垫付医药费,为听障患者设计图文版健康手册,为出院患者定制“康复锦囊”……22年来,她收到许多感谢信,却始终谦逊地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侯霞英的仁心更延伸至社会公益。作为科室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她带领队员深入社区、学校、养老院开展义诊,3年累计服务群众数千人次。在“肺功能筛查进万家”活动中,她带领志愿服务队走遍县城所有社区,为千余名居民免费检测肺功能,帮助筛查早期慢阻肺病患者,为前期干预赢得宝贵时间。
22年,8000多个日夜,侯霞英用脚步丈量生命的温度,用双手托起无数家庭的希望。从青涩护士到行业标杆,改变的是岁月积淀下的从容,不变的是“敬佑生命”的赤诚。在这场没有终点的健康保卫战中,侯霞英以行动证明:当责任、职业信仰与奉献精神汇聚成河,便是这个时代最温暖的风景。
(本报记者 张君蓉)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