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盐湖守“湖”人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7-10

凌晨4时,凤城还沉浸在静谧的夜色中,整座城市尚未从沉睡中苏醒。盐湖边,环卫工人已率先打破这份宁静,开着垃圾车,载着扫帚、垃圾袋等工具,准时抵达工作岗位。昏黄的路灯下,他们的身影略显渺小,却如往常一样,为盐湖开启崭新的一天。随着太阳缓缓升起,湖边的“捕捞工”也陆续“上线”,一场守“湖”行动悄然拉开帷幕。

风雨无阻的坚守

7月的运城,太阳像个大火球,肆意散发着炽热的光芒。即便如此,盐湖水边依旧能看到3个忙碌的身影,他们是负责捕捞海藻的“小分队”。

在这个“小分队”里,王文龙总是站在水里捞水藻的那个人。只见他双脚稳稳地踩在浅水区的淤泥里,手中的网兜迅速在水面划过,将一片片肆意生长的水藻捞起。他不善言辞,专注于手中的工作,古铜色的脸上满是汗水,衣服也早已被汗水和湖水浸湿,却浑然不觉。

“这些盐湖中肆意生长的水藻,会影响环境和美观。”王文龙一边捞着水藻向上甩,一边认真地说。谈起工作,他原本平静的脸上露出了不一样的神情。

弟弟王文科守在半坡位置,眼疾手快地接住哥哥甩来的海藻,再迅速传递给同事黄原温。黄原温作为最后一棒,负责将水藻倒入垃圾桶。三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很快就装满了一车。

他们一天工作8个小时,每天至少要清扫十几车的水藻,没有固定休息日,只要盐湖需要,他们就会出现。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风雨交加,盐湖边总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对坐办公室的人来说,‘寒来暑往’可能只是个词汇,但对我们而言,这就是工作的日常。”黄原温擦着汗感慨,尤其是夏天,藻类生长旺盛,清理工作格外繁重。但是,黄原温话锋一转,笑着说,只要看到来游玩打卡的游客赞美清澈美丽的盐湖,他们就会觉得很自豪。

说罢,他开着满载水藻的垃圾车,缓缓驶向远方。

无微不至的“呵护”

在盐湖,还有一群像徐彩苹这样负责清扫地面卫生的人,他们和捕捞“小分队”一起构成了盐湖水面加地面的清洁体系。

徐彩苹已经在盐湖工作两年了,她和另外两个同事负责清扫解放南路(跨湖段)西面的一整条街,大概有20个路灯的距离。每天,她都要在这条路上来回清扫无数次,弯腰、清扫、起身,这样的动作重复了一遍又一遍。

徐彩苹觉得现在大多数游客的素质都很高,但偶尔也会遇到一些让她苦恼的事,比如遛狗的人群。

“也有很多遛狗的人自己带一个袋子清扫小狗遗留的东西,但也有人对此并不在意,放任狗狗随地大小便。”徐彩苹无奈地说。不过,她可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人,面对这种情况,她有自己的办法。

每天早上,她都会遇见一个遛着三条狗的女生,以前这个女生从不清理狗狗的排泄物。徐彩苹没有选择直接指责,而是在某一天遇见她时,跟着她清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偶尔还“卖个惨”,说自己如果不及时清扫这些东西,万一被抓到了会被扣工资。慢慢地,这个女生被徐彩苹的坚持打动了。

第二天再见时,徐彩苹惊喜地发现她手里提着一个小袋子,专门用来装狗狗的排泄物。“其实现在的人同理心都还是有的,只要耐心沟通,大家都会理解。”徐彩苹笑着说。

发自肺腑的自豪

在捕捞“小分队”中,相比两兄弟,黄原温则显得颇为健谈,他说这都是因为自己平时书看得多。工作之余,黄原温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看完书后,他最喜欢来盐湖溜达。而在盐湖,他最喜欢和大学生们打交道。

有一次,几个来自合肥工业大学的大学生来到盐湖游玩,他们对运城的历史很感兴趣,便向黄原温打听。黄原温一听,来了精神,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他从运城悠久的历史文化,讲到盐湖独特的形成过程,再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滔滔不绝地向大学生们介绍着。

看着大学生们听得入神,不时提出各种问题,黄原温心里满是自豪。“能把运城从自己的口中介绍出去,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黄原温说。

徐彩苹也经常和游客打交道。现在的游客素质很好,经常有人关心她:“阿姨,要不要喝点水?”“阿姨,我这里有纸,您擦擦汗。”每当听到这些话,徐彩苹心里都觉得特别温暖。

许多游客对盐湖的七彩颜色很感兴趣,常常会向她询问。徐彩苹笑着说,自己几十年生活在盐湖边,也没有现场俯瞰过“七彩盐湖”。

可有一次,一位带着无人机的游客在听到徐彩苹的心愿后,神秘地把无人机飞了起来,然后热情地把她叫到监视器前,让她一起看。那一刻,屏幕里呈现出的绚丽色彩,让徐彩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我也不清楚为什么,就是觉得特别震撼,特别自豪。”徐彩苹回忆道。

在盐湖,像王文龙、徐彩苹、黄原温这样的守“湖”人还有很多。日复一日,他们的身影早已成了盐湖的一部分。当游客惊叹于盐湖的壮美,或许不会注意到那些沾满水藻的裤脚、晒脱皮的脖颈,但正是这些默默坚守的身影,让盐湖始终保持着最美的模样。

(记者 赵泽艳 )

记者手记

在平凡中触摸温暖与坚守。

初次来到盐湖岸边采访捕捞“小分队”时,面临黄原温犀利的追问:“你要采访什么选题?有主题吗?”记者瞬间紧张,他目光中的期待与审视,恰似在等待一个能读懂他们故事的答案。

当“守‘湖’人”3个字脱口而出,他们先是挑眉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这选题有意思!”可转瞬,他们又摆摆手,语气云淡风轻,“我们算不得什么守护,不过是做着最平凡的工作罢了。”那份质朴的谦逊,让记者明白,在他们眼中,日复一日的坚守、不惧风雨的付出,都只是寻常之事。

与环卫工人徐彩苹阿姨交流时,一个意外的发现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得知彼此都属兔,阿姨立刻热情地拉住记者的手,笑容满面地感叹:“真是有缘!若不是干这份工作,既遇不上你,也遇不见那么多善良的游客。”话语间,满是对这份工作的感恩。在她看来,这份工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让她收获了温暖与善意。

采访结束,回望盐湖,波光粼粼间,那些守“湖”人的身影依旧忙碌。他们用平凡的双手,守护着盐湖的美丽;用真诚的心灵,传递着温暖与善意。或许在他们眼中,自己只是做着平凡的工作,但正是这些平凡,汇聚成了守护盐湖的强大力量,也让这座湖、这座城,充满了动人的温度。 记者 赵泽艳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