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09
记者 董战轩 通讯员 曹文娟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近日,在河津市柴家镇庄头村乡村大食堂,一场特殊的生日宴温馨举行。王改枝、杨淑花两位老人头戴生日帽,和村里20多位“老伙伴”围坐在一起,在温馨的《生日快乐》歌声中,共同许愿、品尝蛋糕、唠着家常,度过了一个难忘、有爱的集体生日宴。这场生日宴的背后,是庄头村探索“互助式养老”新模式的生动实践。
这座由日间照料中心改造而成的乡村大食堂,不仅是老年人的用餐场所,还是大家的“精神乐园”。身体硬朗的老人轮流帮厨、打扫卫生;高龄老人在接受照料的同时,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乡村大食堂还不时举办各类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这种全新的互动模式,以贴心服务赢得老年人的好评。
“寿星”王改枝说:“我今年92岁了,以往得麻烦小辈专门做饭,现在在大食堂每餐都能吃上热乎饭,可享福了。”
杨振泽老人也为大食堂点赞:“老人们天天聚在一起,哪天谁没来了,大家伙就去他家里看看,是不是头疼脑热了。真正从‘小家’变‘大家’,子女在外也安心多了。”
为了实现乡村大食堂的良性运作,庄头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军率先为大食堂捐赠米面油。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捐款捐物,还有村民捐出家中闲置空地。老人们在空地上打造“阳光小菜园”,种植豆角、茄子、黄瓜等时令蔬菜,实现了食材自给自足。这种从“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发展的转变,既保障了菜品新鲜度,又降低了运营成本,让老人们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切实提升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