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08
记者 董战轩 特约通讯员 杨通情
从人工手动上下料到机械手臂上下料,从人工翻转到自动翻转,从一人一机到一人三机……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澎湃浪潮中,山西锦浩特种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立足企业发展实际,积极引进一批高效低耗、操作简易的智能化先进设备,以机代劳、节本增效,逐步开启企业智能制造新时代。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和必然选择。
从粉体造粒、生坯压制,到生坯攻丝、高温烧成,再到双面加工、外圆加工,经历一系列复杂而精细的工序,一批以阿尔法氧化铝为原料的机械陶瓷和电子陶瓷便成功下线……走进位于河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锦浩特种陶瓷生产车间,数条专业化、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技术人员正全力以赴赶制西安、浙江等地订单。“别看这样一个小小的陶瓷部件,质量、尺寸、硬度要求非常苛刻,每一步都不能马虎,否则将被视为不良产品,是坚决不能流入市场的。”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山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锦浩特种陶瓷成立于2014年,以机械陶瓷、电子陶瓷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主,共拥有17项技术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其产品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应用于潜水泵、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等领域,年产值达3000万元。
在产品攻丝环节,记者看到几台机械手臂正以灵活的定位和抓取能力,利用一箱箱陶瓷生坯进行攻丝、翻转、搬运等一连串的流畅动作,令人目不暇接。“复杂而精细的工序依靠单一的人工制造耗时又费力,也跟不上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和时代需求。”锦浩特种陶瓷总经理马冬冬告诉记者,“这种长方形的陶瓷生坯经过攻丝后,可用于新能源汽车及光伏发电行业的熔断器外壳。以前都是一人操控一台机器,上下翻料也靠人工手动完成。自从对攻丝机等设备进行升级换代后,不仅攻丝定位更加准确,也使产量提升了1.5倍,有效实现了减员、增效、提质、保安全的目的。”
推动设备更新改造,就是推动产品服务更新换代、产业结构提档升级。2024年以来,锦浩特种陶瓷以设备更新为抓手,投资购置车间货架60余套,使物料存储与流转更加高效有序;引入工业攻丝机器人4台,实现部分生产环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此外,该公司还引进攻丝机、振动研磨机、造粒大型混料机等设备,全方位覆盖从原料处理到成品检测各个环节,在加快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的同时,推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这一系列设备升级改造举措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马冬冬表示,未来,锦浩特种陶瓷将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不断提高企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智量”“含绿量”,为加快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