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临猗县耽子镇霍村——

党建引领结硕果 桃莓共绘振兴图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7-07

盛夏时节,走进临猗县耽子镇霍村,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图景跃然眼前——

桃园里,鲜红饱满的桃子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采摘;

蓝莓大棚内,智能化设备实时监测温湿度,青绿色果实初现雏形;

村道上,硬化路面干净整洁,文化广场传来欢声笑语……

这个曾因产业单一陷入发展瓶颈的村庄,如今正以党建为笔、资源为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桃果丰收产业兴

桃果托起“甜”经济

清晨5点,村民冯建民的桃园内已是一片繁忙景象。摘果、装筐、过秤、分拣,村民们有序劳作,将新鲜桃子送往村收购点。“我们村的桃子有春美、春雪、中油系列等47个品种,从5月到11月都有鲜桃上市。”冯建民笑着说。作为黄土高坡嶷山南麓的鲜桃优质产区,霍村凭借8600亩鲜桃种植面积、年产量2万余吨、年产值800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鲜桃之乡”。

在霍村田间,随处可见沉甸甸的桃子垂挂枝头,不少卡车停放在一旁等待拉货。冯建民说:“我们村的桃子味道好得很,又水又甜,很多客商都认准了我们村。”

而这都离不开反复多次的科学选育。“明确桃果是我们的支柱产业后,村‘两委’班子就带头种,用心种!”村党总支书记王刚告诉记者,明确了“特优”发展目标后,村“两委”在果业能手和农技专家的帮助下,制定了桃果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措施,此举也为新品桃树的培育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其间,霍村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30名党员带头种植优质桃树,宣传桃子产业发展规划,示范引领上百户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全村上下共谋桃子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拓宽销售渠道,霍村还进行了线上线下联合销售,利用电商平台与社交媒体,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同时,村里还牵头与大型超市、水果批发市场建立合作关系,稳定线下销售渠道。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每到桃子成熟时,就有各地的果商前来收购,更有居民到果园直接购买,当地果农只管种,不愁卖。


文化生活乐融融

蓝莓“种”出新引擎

随着周边桃产业同质化竞争加剧,霍村一度面临市场波动风险。“大家一哄而上种桃树,行情难免起伏。”王刚回忆道。为突破瓶颈,村“两委”班子多次外出考察,最终将目光投向“换道超车”: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同时,盘活闲置资源,发展新兴特色农业。该村与邦农现代农业发展(临猗)有限公司合作,发展光伏蓝莓产业,提高村集体经济收益。

“蓝莓正好符合咱村的种植条件,我们用椰糠基质栽培,棚顶发电、棚下种果,土地效率翻倍!”采访间隙,邦农现代农业发展(临猗)有限公司技术员正查看幼果长势。

连片的光伏蓝莓田,既是霍村盘活闲置土地的“金钥匙”,也是村“两委”对“地”文章的精耕细作。

面对产业瓶颈,该村党总支以“农光互补”项目为依托,有效地整合了霍村上百亩闲置地、荒废地,将165亩村集体土地入股,形成“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发展模式——项目运营第二年,村集体增收3万元;第三年达7.5万元;第四年起稳定在9万元以上。

“每亩栽200株,单株产5斤,亩均产量1000斤,地头价每公斤40元!”算起经济账,霍村村“两委”干部丝毫不含糊,“棚顶光伏板每年发电9万度,相当于种养结合、能源农业两不误。”更让村民欣喜的是,光伏蓝莓项目还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人均年增收超3万元。村民贾晋龙感慨:“现在在家门口打工,一年赚三四万元,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如今,村里已经和邦农现代农业发展(临猗)有限公司签订保底收购协议。村里的蓝莓成熟后,将由邦农现代农业发展(临猗)有限公司以保底价收购。光这一项,就可以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

“我们不仅卖果子,还要卖风景、卖体验!”指着村子里全新投产的数智化设施大棚,王刚介绍,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们自筹部分集体经济打造的田园综合体已经开启了育苗阶段。记者采访期间,6座智慧化大棚已经投入到当地设施农业的“数智”生产中。现场,电子屏实时显示温湿度,游客可体验采摘乐趣,企业客商纷至沓来考察。

可以想象,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升级不断走实的霍村,很快将走出一条“生态观光+农事劳作+科普教育+亲子活动”一体化发展的农文旅之路。

积分超市促文明

党建“撑”起好生活

“这几年的集体经济收入,我们主要用在了基础设施建设上。”王刚自豪地说,“我们村的巷道硬化、排水工程等民生项目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现在,村里的生产生活环境焕然一新,村民们的居住条件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将集体经济收益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霍村还通过设立“党员积分超市”和“和事佬调解队”等,让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频共振。

“我们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把党员带头致富、化解信访矛盾、调解邻里纠纷、参与基层治理列为加分项。”王刚解释说,“对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的党员给予积分奖励,积分可以直接兑换日常生活用品,通过精神物质的双重激励方式,持续调动党员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

从鲜桃飘香到蓝莓吐翠,霍村以党建为引领,走出一条产业转型与乡村善治互促共进的新路径。如今,这里既有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又有新兴产业的科技赋能;既有集体经济的蓬勃发展,又有民生工程的扎实推进。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霍村正以“地”为媒,书写着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振兴故事,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鲜活样本。


记者 刘凯华 文图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