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查一塔护千家 查一案治全域

——万荣县纪委监委全面规范通信铁塔占地补偿问题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04

“多亏了‘治塔’行动,我们村的‘铁塔款’回来了!”近日,万荣县部分村民陆续收到了一些村干部退还的“铁塔款”后,高兴地说。

“治塔”行动是怎么回事?村干部退还的“铁塔款”是什么?这还得从万荣县纪委监委办理的一个案件说起。

去年3月,万荣县纪委监委在处置两起村干部侵占、坐收坐支集体资金案件中,发现涉案资金均为通信铁塔占用集体土地补偿款。从个案看,两起案件涉案金额都不大,总共9000元,但将两起案件联系起来看,一些疑惑便出现在办案人员的脑海里。“为什么涉案资金都是通信铁塔占用集体土地补偿款?为什么不同乡镇都存在类似问题?通信塔占地补偿款管理使用上是否存在漏洞?”

为全面准确掌握全县通信铁塔占用集体土地补偿款管理使用情况,找准问题症结,查清问题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万荣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兵分两路,多方求证、互相印证,一方面深入铁塔公司,拿到一手数据,全面掌握全县通信铁塔数量、坐落位置、占地补偿等情况;另一方面,督促各乡镇对辖区通信铁塔占用集体土地补偿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围绕通信铁塔占地情况、是否足额向村集体支付补偿金、是否存在截留挪用、坐收坐支等问题认真开展自查。经调查摸排,全县通信铁塔共348座。其中,占用集体土地141座。同时,发现各类问题64个,主要表现在:补偿款未入集体账户,上账数与补偿合同金额不符,村干部侵占、坐收坐支补偿款,占地补偿合同不规范、合同未明确时限等。

调查过程中,工作人员接到村民举报:“我们村里有个移动信号接收塔,听别村的人说,每年都有‘补偿款’,我们村咋没见着?”带着疑问,万荣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到该村进行走访核实。经调查取证,工作人员查明,2013年4月,中国电信运城分公司就在该村建设了通信基站,村委会原主任王某代表村集体与其签订了《通信基站站址租赁合同》,约定租期20年,租金每年3000元,一年一付,由王某负责合同履约。调查人员敏锐地意识到,消失的铁塔款背后很有可能存在违纪违法行为,随即开展调查。

很快,真相浮出水面:在租赁协议签订后,王某违规使用个人账户收款,仅在2015年12月、2017年11月、2019年1月分3次交给村委会共计10800元,剩余25200元用于个人日常开支。

“想着没人会留意这个钱,就私自把它用于个人消费了。本以为没有人知道,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面对调查人员,王某无比后悔。

为了进一步守护好集体的“钱袋子”,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万荣县纪委监委以此案为突破口,举一反三,扎实做好以案促改“后半篇文章”,采取“室组地”协同联动等方式,对全县违规占用集体土地建设铁塔信号基站、侵占租金问题进行了全面起底排查,发现问题线索23件,目前已立案11件,处分3人。同时,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属地单位规范合同签订,对签订主体、签订时限、租金价格、电费收取等内容进行明确,形成《关于铁塔信号基站领域管理情况报告》。截至目前,共排查铁塔信号基站348座,规范合同66份,收回通信铁塔占地补偿款27.68万元。

“我们将持续加大力度,未办结的案件加快办理,未规范的合同加快规范,未收回的款项加快收回,切实把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起来,关口前移、防线前置,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良好效果。”万荣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曹欣怡 通讯员 孙 继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