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县域>

土地整装焕新颜 多元增收暖民心

——河津市小梁乡创新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小记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04

曾经零散的“补丁地”“巴掌田”,如今已连片升级为“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在河津市迎丰种植专业合作社,700亩流转土地通过“小田并大田”模式焕发生机。这一变革的背后,是河津市小梁乡党委坚持创新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新模式,通过“小田并大田”举措,让61户入股村民“攥指成拳”,书写着“支部举旗、土地生财、农民展颜”的振兴篇章。

河津市迎丰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该市规模最大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构建了“党组织统筹资源+合作社市场运作+农户共享收益”的黄金三角模式。此外,小梁乡小梁村党支部设立土地流转、技术指导、矛盾调解3个专项工作组,发动23名党员示范户带头签约,累计走访农户125户次,召开院落会、田埂会6场。小梁村党支部如磁石般将分散的“小舢板”凝聚成集体经济“大航船”,书写着乡村全面振兴的“小梁篇章”。

小梁乡党委向上级申请专项资金,投入380万元实施“三通一平”改造:新建4.5公里灌溉渠道和5公里硬化田间道路,同步推进削埂填沟、“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工程。碎片化耕地实现“四级跳”:土地利用率从90%提至99%,节约投工90%,节水50%至60%,节肥30%。硬投入换来硬效益——小麦亩产连续3年比周边高出约100公斤,旱涝保收的“金饭碗”端稳了。

“土地流转有租金,大棚务工挣薪金,年终还得分红金。”小梁乡党委书记毋科杰的“三金”口诀道出共富密码。土地流转金按每年每亩600元保底支付;务工日薪100元至150元;分红金按49%股权分配,51%留作村集体公益金。2024年,小梁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4万元,其中40万元直接进入农户口袋,还有500余名劳动力在周边创收超百万元,形成“支部有作为、群众得实惠、集体增实力”的治理新格局。

千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基地将打造区域粮食生产标杆,百亩荒沟改造的设施农业产业园瞄准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站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小梁乡正以创新实践描绘现代农业新画卷,真正实现“农民腰包鼓起来,集体经济富起来”的振兴愿景。

本报记者 邢智轩 通讯员 冯嬿蓉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