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向实 向新 向未来

——运城市第十四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侧记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5-27

5月21日、22日,运城市第十四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万荣职教中心展开火热比拼,31所职业院校的400余名师生齐聚赛场,以“一技在手 一生无忧”的信念,在焊花飞溅中书写属于他们的青春篇章。

此次大赛设置汽车维修、焊接技术、计算机平面设计、养老照护、美容美发、中式烹饪、新能源汽车维修及无人机技术应用等八大赛项,覆盖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既考验动手能力,又注重创新思维。各赛项均参照行业最新标准设计,赛场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让技能比拼更贴近产业需求。

匠心筑梦:技术迭代下的实战考验

走进大赛现场,各个赛项区域宛如一片片“微型产业园区”。新能源汽车维修赛区内,选手们俯身于新型车前,诊断故障、拆装零件,动作娴熟如流水线上的工匠;焊接技术区里,弧光闪烁,焊枪在金属板上勾勒出精密的纹路,每一道焊缝都凝结着数月苦练的功力;养老照护项目的参赛学生则温柔地为模拟老人测量血压、整理床铺,人文关怀与专业技能在此刻完美交融。

新能源汽车电池故障排查

作为大赛的“重头戏”,新能源汽车维修赛项吸引了众多目光。裁判长李兴旺介绍,今年的比赛新增了电池管理系统故障诊断、高压电路安全检测等高难度模块。“选手们不仅要懂机械原理,还要掌握电子控制系统的编程与调试。”他指着赛场上一台正在检测的新能源车辆说,“这道‘电池冷却系统失效’的故障题,需要选手在两小时内排查电路、分析数据流,这对综合能力是极大考验。”

“手不能抖,心不能慌。”芮城第一职业学校教师张红权,在新能源汽车维修赛项旁反复叮嘱学生。他坦言,今年的竞赛难度升级,电子检测环节对物理基础要求更高,但看着学生们从初赛到决赛一步步攻克难题,眼中满是欣慰。“职业教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刀真枪的实战。今天的赛场,就是明天的职场”。

李兴旺在新能源汽车维修项目结束后感慨:“今年的选手们让人惊喜。车型更新、技术迭代,但他们展现出的学习能力和应变速度,远超预期。这些年轻人,正是产业升级最需要的‘生力军’。”

师生共赴:技能路上的“成长印记”

在中式烹饪赛场,选手们全神贯注地雕琢冬瓜。刀锋游走间,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逐渐成形。“为了这场比赛,我每天练习雕刻到凌晨,手上磨出了茧子,但看到作品完成的那一刻,一切都值得。”一名选手笑着说。

美发与形象设计

在美容美发赛项区域,选手们用染发刷在模特发丝间编织彩虹,指尖流转间,时尚与技艺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在室外赛场,无人机技术应用赛项上演了一场“农业科技秀”。选手们操控无人机完成农田测绘、作物病虫害识别、精准喷洒等任务。评委老师说,今年新增的竞赛模块极具挑战性:“无人机需自主规划航线,避开树木、电线杆等障碍物,这对飞控算法和操作经验都是考验。”

张红权感慨道,他们的新能源汽车维修团队,从年初便开始备战,每天6小时实操训练,周末加班研究电路图,学生们的进步肉眼可见。他说,大赛不仅检验技能,更磨炼了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产教融合:架起用人的“立交桥”

此次大赛不仅是技能的竞技场,更是产教融合的“试验田”。赛事设置紧贴市场需求,无人机技术应用赛项模拟农业巡检,养老照护引入智能护理设备,新能源汽车维修聚焦最新车型。在市场需求的倒逼下,工匠精神正在生根发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整车智能故障设置考训平台

本届大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市在产教融合、赛教结合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全市职业教育正形成“技能培养-产业需求-人才供给”的良性循环。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产,努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让技能之光不仅照亮赛场,更照亮无数职业学子的未来之路。 (记者 杜磊 文图)

记者感言

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成果的“检阅场”,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孵化器”。“一技在手,一生无忧”不仅是大赛主题,更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生动写照。这场盛会不仅是一次技能比武,更是一场产教融合的“双向奔赴”,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能工巧匠”,为“技能强国”战略注入强劲的运城力量。   

记者 杜磊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