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山水相依 城湖相融

——回访运城盐湖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5-22

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驻足凝望运城盐湖,指出,“盐湖的生态价值和功能越来越重要,要统筹做好保护利用工作,让盐湖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一代代传承下去,逐步恢复其生态功能,更好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

七彩调色盘

黎明的微光像被稀释的橙汁,缓缓浸透灰蓝色的天幕。这时,已经有不少早起的市民沿着环湖步道漫步、锻炼。

“老陈,今天这么早就锻炼完了。”“一会就热了,早早出来锻炼,凉快。”……

夏季是盐湖最美的时节,因气温上升,湖中不同藻类大量繁殖,盐度升高且密度不一致,从高空俯瞰,盐湖呈现不同颜色,绽放出七彩之光,如同打翻了大自然的调色盘。听说,有一处不用航拍就可以看到粉色的盐湖,于是我上前向他们打听具体位置。

“沿着这条路往前走,有一个小岔路口,往右拐,然后再一直往前走,就会看到。的确很漂亮!”老陈说,随着这几年“退盐还湖”工程的推进,现在的盐湖已经从以前的臭气熏天、粉尘飞扬变成了附近居民遛弯、锻炼的好去处。

运城盐湖景区

“快看,日出!没骗你吧!在这里看日出也别有一番风味。”老陈言语间流露出的自豪,毫不掩饰。他说,在盐湖旁锻炼时,经常会碰到来此看日出的人,有本地的、也有不少来自外地的。

按照老陈的指引,我来到了目的地。堤埝分割出大小不一的水面,像一幅被晕染开的水彩画:有泛着珍珠光泽的浅白卤水,有透着琥珀色的结晶池,也有的因藻类初绽,泛起若隐若现的浅粉。

浅水区新生的卤虫欢快游动,搅动着水面泛起细碎的银鳞,引得反嘴鹬扑棱着翅膀俯冲而下,细长的喙在水面划出优雅的弧线。岸边的马牙枣抽出嫩绿新芽,与盐湖边的芦苇荡一同在晨风中摇曳。栖息在芦苇丛中的鸟儿,听到响动,掠过水面,惊散了倒映在池中的朝霞。

网红打卡点

这片曾因工业开发而少为人知的水域,正重现活力。

从堤埝整治到沿湖绿化,从水系治理到山体修复,随着我市一系列治湖措施有序推进,132平方公里的盐湖焕然一新。

沿着“彩虹绿道”前往22号堤埝,站在堤埝木栈道上望去,一群自带高级感配色的精灵,以其优雅的姿态和独特的觅食方式,成为运城盐湖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群身着黑白羽衣的精灵就是国家珍稀保护动物反嘴鹬。

观景木栈道

你没有看错,这片曾堆积着工业硝粉的盐碱地,通过拆除10多家工厂、修复80公里堤埝、营造58万平方米生态缓冲带,如今,已蜕变为200余种候鸟的超级T台。

去年冬天,运城迎来了大批珍稀候鸟,包括白天鹅、灰鹤、大鸨和海鸥等,它们纷纷选择在这里栖息越冬。单单250多只大天鹅的数量就是前年的三倍。

这难得的场景,引得摄影师纷纷架起“长枪短炮”,屏息凝神,只待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党永立就是其中一员。

“我经常来盐湖拍鸟。这些丰富的鸟类资源不仅证明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吸引了众多观鸟爱好者和生态游客前来观赏。”党永立说。

130公里堤埝完成生态修复,93万平方米边坡披上绿装,铺设14公里污水管网,西塬湖水体处理160万立方米,相当于填满640个标准泳池……这些数据丈量着盐湖近几年的蜕变。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推进南北岸带生态廊道建设,实现堤埝健康度、水质参数、生物活动等要素的实时动态管理。

返回时,在解放南路跨湖段006号灯杆处,有不少游客正在拍照打卡。“挺漂亮的,随手拍都是《碧海蓝天》同款电影感,清晨的薄雾自带柔光滤镜。”……

生态修复为盐湖注入活力,文旅融合则让其文化血脉重焕光彩。去年“五一”,运城获评全国最受欢迎小众旅游目的地第2名,今年“五一”热潮延续,运城盐湖景区接待游客超49万人次,解放南路跨湖段006号灯杆、盐化工业遗址等打卡点热度“爆表”。

“节假日,我们会组织志愿者为游客提供一些服务。希望他们在运城旅游有一个美好的体验感。”盐湖区志愿者协会会长张昌勤说,盐湖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

无论是再现“汴梁风物盛,池盐天下闻”图景的实景演艺《宋风·夜宴》,还是在河东成语典故园,生动传神的雕塑刻画出盐运之城的千年历史,或是全面提升改造项目实施后的运城盐湖景区,都为这片潋滟银泊增添了别样的精彩。

此外,盐湖的工业遗产也在文旅融合中重获新生。原盐化四厂的烟囱被改造为“盐梦长廊”文化地标。“盐梦长廊”的10公里廊道串联起老厂房、盐运古道和四周景观,把盐湖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这是推动山水城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对提升城市品质、促进文旅融合意义重大。

我市要求,在盐梦长廊建设过程中,必须坚守生态底线,秉持向美而行的理念。在全力保护盐湖自然生态和原始风貌的基础上,注重对肌理、色彩等细节的打磨。充分利用盐湖周边的边角地、零碎地,巧妙植入非遗、科普、艺术等各类主题元素,运用先进的声光电技术,依据不同景观特色进行美化亮化,为游客打造沉浸式的游览体验。同时,加快湖心岛及周边景观改造,挖掘更多能够展现盐湖独特魅力的元素,真正让“盐之韵”为“城之美”增添独特韵味。

未来,随着盐梦长廊的建成,运城有望成为一座山水相依、城湖相融的现代化城市,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领略其独特魅力,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 陶登肖 摄影 记者 茹 雅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