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5-22
在广袤滩涂间,黄河之畔鱼美虾鲜,现代农业以“特”铸魂、以“优”提质,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于蓬勃的园区中,工业转型步履铿锵,绿色引擎驱动发展,创新浪潮奔涌向前;
沿蜿蜒的河岸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如银绸铺展,串联美景、联通城乡,推动各次产业深度融合。
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莅临运城考察。我市以“特”“优”厚植根基,以“绿”“新”激活动能,以“通”“融”优化产业格局,从沃野到车间,沿通途至远方,河东大地处处洋溢着蓬勃的发展势头。
特起来,优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
近年来,我市紧扣这一指引,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大力发展特优农业、工业农业、品牌农业、数字农业“四个农业”,狠抓南粮北植、南菜北种、南茶北移、南鱼北养“四南四北”产业转型,走出了一条具有运城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
水产养殖便是我市大力发展的一大特色产业。
走进山西思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3个形似巨大蒙古包的“168”养殖池格外引人注目。其中一个池子里,8名身着防水服的工人站在齐腰深的池水中,将一尾尾活蹦乱跳、银鳞闪耀的加州鲈鱼捕捞收网,再逐一装进沥水筐。一旁,工人将装满鱼的筐子放置在电动滑动带上,运送至岸边。
公司总经理李宏江介绍,“168”养殖池采用集成六大生态调控的现代养殖系统,借助数字化管理实现高密度、低污染养殖,可全年生产。加州鲈鱼生长快、肉质鲜美,市场需求旺盛,一年四季均有成鱼上市。
加州鲈鱼、罗非鱼、海鲈鱼原本生长在南方水系,经人工驯化,近两年在我市成功实现北方淡水养殖。除此之外,大闸蟹、南美白对虾等,也均已落户我市,使我市南鱼北养的品类不断丰富,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与此同时,我市充分挖掘独特的自然禀赋与深厚的历史人文优势,坚持“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精心打造极具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
临猗县以果兴县,140万亩林果种植面积,年产各类水果50亿公斤。强大的冷库储存能力,加上现代化苹果分拣流水线和高效的物流转运体系,将优质苹果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各地;
御品一园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员工在分拣水果。
永济市积极引导果农发展克伦生、阳光玫瑰等葡萄新品种,提升葡萄产业规模,“小葡萄”化身农民增收致富“金串串”;
连片发展的永济市卿头镇葡萄产业。
在夏县泗交镇海拔1200米的茶山上,历经15年培育的“厚民晋茶”填补了北方高端茶叶的空白,600余亩茶园年产值达1200万元;
黄河滩地上近两万亩水稻稻谷飘香,“荣后大米”以每公斤14元的价格打入北京高端市场;
峨嵋岭脚下的万亩广东菜心清香四溢,“运城菜心”直供香港、广东等地;
……
这些特色农产品的成功种植、养殖,不仅丰富了运城的农业产业结构,更为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近年来,我市始终将提升农产品品质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围绕绿色发展,深入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积极创建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不断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水平,增加市场供给。
数据显示,近两年来,我市新申报绿色有机农产品136个,有效期内绿色有机农产品累计215个,占全省的10%;新申报“圳品”38个,累计111个,占全省的34%;新申报良好农业规范农产品16个,累计16个,占全省的73%;新申报有机旱作·晋品3个,累计10个,占全省的11%;永济黄河鲤鱼、万荣柴胡、芮城黄桃等8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累计55个,占全省的33%,品牌总数稳居全省第一。运城苹果、临猗苹果分别以品牌价值75.21亿元、51.38亿元入选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第47位、78位;夏县西瓜以品牌价值10.73亿元位列全国西瓜类品牌价值前列,全市区域品牌总价值达177.42亿元。
如今的河东大地,特色农业蓬勃发展,优质农产品畅销全国,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正徐徐铺展。
通起来,融起来
总长1692公里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犹如一根飘带,在河东大地的山水之中穿行,一路穿针引线,改变着我市的产业格局与运行业态。
一路通,百业兴。
农村物流是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建设,为建成高效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实现快递进村创造了条件。
闻喜县郭家庄镇西宋村有一家玻璃制品公司,以前寄发快递需要将易碎的玻璃制品拉到镇上的快递点,多次转手导致破损率和退货率较高。如今,随着农村寄递物流服务的发展,快递员每天两次上门取件,解决了公司的大问题。
“快递进村真是帮了我们大忙,节省了时间,还降低了损失!”该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
近年来,在全市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推动下,我市所有建制村均已实现快递服务全覆盖,进一步提升了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也为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有统计数字显示,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体系的建设,让农村居民收发快递的距离大幅缩短,大大提高了电商时代的获得感。同时,农产品上行渠道的畅通,为果农的农产品销售价格每公斤提高了0.4元到1元,仅红富士苹果一个门类年均上行件量就超8000万件。
有“魔力”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通向哪里,哪里便会燃起供给与消费的互动火苗。
去年年底,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无恨至东寨码头公路建成通车。这条全长10.759公里、总投资4000万余元的公路,不仅打通了长期困扰当地群众的出行烦恼,更直接造就了一个新的网红打卡地——东寨码头。
今年“五一”假期,东寨码头依然火爆。周边县市游客络绎不绝,最高单日客流量近万。借助东寨码头的流量,当地积极引导村民投身旅游配套服务,发展特色小吃、手工艺品售卖等摊位经济,加快各产业间融合发展。
在小众旅游目的地当红的如今,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在催生新的文旅资源的同时,还对存量资源实施着高效优化、体系集成和产业融合。
4月17日,携程度假农庄·芮城黄河湾联营店开业活动在芮城县举行。
对携程集团而言,这是其在山西建设的第二家度假农庄,也是首家黄河主题度假农庄。对芮城县而言,这是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芮城段所串联的继圣天湖、大禹渡、永乐宫、风陵渡之后的又一新的文旅业态。
在便捷的交通网络串联下,芮城县以这些备受游客欢迎的“宝藏景点”为节点,推动生态美景与产业发展互融互动,让生态资源转化为“诗意经济”,不断促进文商旅高度融合,持续擦亮“黄河明珠·秀美芮城”品牌。
通,方兴未艾;融,永无止境。
为做好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发展“后半篇文章”,加快推进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我市今年又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印发了《运城市高质量推进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计划通过3年集中攻坚,构建结构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旅游公路体系,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热点门户提供有力支撑。
增设驿站、营地、观景台,提质改造旅游公路与国省干线共线路段,建设5G基站……随着实施方案的推进,我市旅游公路带动沿线产业发展潜能将充分凸显,服务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也将明显提升。届时,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将成为串联我市生态、文化、产业的“黄金廊道”。
绿起来,新起来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工业是基础、是龙头、是脊梁。
近年来,我市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去年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19户,工业增加值增速每年全省排名均是第三,营收过百亿元企业发展到6家;全市炼铁、炼钢先进产能比重达到80%,焦化行业焦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100%,传统行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合汽生材”新兴产业成形成势,全市战新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24.6%;产业链链长制深入推进,去年全市10条重点产业链企业实现营收2551亿元;共认定17个市级重点专业镇,实现县域全覆盖……
综观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脉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未来产业加速形成,三大产业耦合联动效能凸显,新企业抢抓时机切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应用不断涌现。其中,“绿”和“新”是主线。
革新发展理念,摆脱路径依赖,我市工业“绿”起来——
年产100万吨薄带铸轧项目创新性采用“钢水直轧成材”工艺,在缩短生产流程、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产品性能,成为山西宏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生动实践;
宏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薄带铸轧项目。
放大粉末冶金结构零件工艺优势,减少原材料使用量,通过模具自产自用降本增效,实现废水回用率达到100%,山西东睦华晟粉未治金有限公司重新定义粉末冶金行业标准,树立起“绿色”新典范;
东睦华晟粉未治金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汽车零件。
……
产业转型是工业发展的必答题,向“绿”转型既要巩固传统优势,又要推动产业创新。
位于河津市的山西安仑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炭黑产品生产的企业,拥有11条炭黑生产线,可年产炭黑38.5万吨,每年可深加工煤焦油72万吨、发电60MW。
在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设备轰鸣间,煤焦油到炭黑产品所经历的反应、粉碎、造粒、干燥、包装等工序循环往复。整个厂区干净整洁无污染,生产中产生的尾气都用于发电,生产过程可循环、无污染、能耗低、碳排放量低。
河津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在检测水质。
除了生产流程,最值得一提的是安仑化工在原材料利用方面的绿色理念。“公司部分采用废旧轮胎裂解油作为原材料,尽管此项原材料成本更高,但更加环保、节能,生产的产品也更高端、精细,这将是我们未来的研发方向。”安仑化工相关负责人薛亚磊表示。
打破思想藩篱,拓宽发展领域,我市工业“新”起来——
不久前,山西星辰云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产,“星辰云图智能创新中心”成立……以星辰云图为代表,临猗县智能制造产业加速发展,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星辰云图是一清智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通过与深圳总公司互相配套,从而研发、生产、销售人工智能产品、智能传感器及系统技术方案,可年产系列无人车8万台、智能传感器50万套。
星辰云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调试设备。
走进星辰云图,户外清洁机器人、商用清洁拖地机器人、智能头盔、自动巡逻车等人工智能产品让人目不暇接。“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想象力,更需要技术研发、商业评估和市场论证,与之伴生的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这是这个行业的魅力所在。”星辰云图总经理黄启荣表示。
人工智能既是技术创新的引擎,也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抓手,能够重构我市战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格局深刻变革,有望成为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向“新”出发的核心驱动力。
记者 陈永年 范 娜 李星星
图片 记者 陈方斌 摄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