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千年水脉涅槃路

——姚暹渠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工地探访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4-16

站在姚暹渠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工地,机械的轰鸣声与千年古渠的潺潺水声相互交织,仿佛在演奏着一曲新时代的交响乐。此刻此景,回望过去,这座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历经13个朝代、承载着治水智慧的古渠,正经历着建成1400年以来最全面的提升改造。

往昔困境 改造刻不容缓

姚暹渠作为运城市中心城区主要的排涝通道,防洪作用至关重要。来到现场,目睹的不仅是钢筋水泥的物理改造,更是一个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样本、一场政府担当与民心期盼的双向奔赴。

去年“7·17”强降雨,让姚暹渠的问题充分暴露。当历史最高水位冲垮盐湖区金井乡西王村的河堤,一大片庄稼地被无情的洪流冲毁,1000余名干部群众冒着大雨、踩着稀泥,奋战在河堤抗洪抢险一线;城区的雨水、污水混合着渠水涌入盐湖老城,一座座下穿立交桥被淹,南北干道被断,城区交通瘫痪,一间间沿街商铺浸泡于大面积积水中……一幅幅画面浮现在眼前,至今仍记忆犹新,不能忘记。实施姚暹渠提升改造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多方努力 项目顺利实施

在盐湖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盐湖区水务局重新立项审批,办理了土地、林地、草地、考古勘探等一系列前期手续,同时进行工程勘察、设计、财评、招投标等工作。盐湖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太原对接山西省水利厅,经过一次次努力,争取到省级资金2.9558亿元,有力保障了工程建设资金。工程在沿线西城、龙居、金井、解州乡镇办以及村组干部和各职能部门的全力配合和鼎力支持下,于2024年12月9日正式开工。

未来可期 守护城市安澜

如今在总长24.909km的工地上,一台台施工机械昼夜轰鸣,工人师傅夜以继日地辛苦劳作,让这条“长龙”日新月异。

在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介绍:“此次提升改造,我们将把渠体从‘肠梗阻’变成‘大动脉’。此次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对姚暹渠中下游进行扩容改造;二是解决干河站北调节池洪水出路问题。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渠道改造24.909km,其中城区段0.743km(明渠段长0.259km,暗涵段长0.484km),农村段24.166km,桥梁改造16座,设计流量为每秒40.44立方米。干河站北调节池末端新建箱涵与姚暹渠连接,长度116m,设计流量为每秒19.65立方米,将彻底解决货场路和圣惠新区的城市内涝问题。项目完工后,姚暹渠(盐湖段)安全下泄流量可达每秒40.44立方米,达到城市20年一遇防洪排涝标准,不仅能够解决城区排涝问题,减少两岸洪涝灾害,而且将有效改善区域内的水生态环境,为河道两岸居民创建一个舒心美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暮色降临,工地的探照灯次第亮起,焊接火花如同繁星坠落人间。站在宏伟的渠堤上,又恍惚听见千年渠水与新时代的对话。这场关乎城市防汛安全和民生福祉的改造工程,不仅是钢筋混凝土的物理重构,还是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更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的深入贯彻。随着今年主汛期来临,重焕新生的姚暹渠将化作城市肌理中跳动的蓝色动脉,见证着承诺与担当,也必将在时光长河中淬炼成金。

□王建飞 文图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