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4-14
记者 陶登肖 冯潇楠 文图
春日暖阳铺洒在“老陈小院”的台阶上。上午12时,小院外已有许多食客等待叫号。沿着台阶走进院子,近20张桌子旁都坐满了前来品尝农家菜的顾客。“滋啦”一声,滚油泼进辣子碗,激起的辛香混着新蒸馒头的甜润,在院子里肆意弥漫。
“昨天周末,我们一共接待了大大小小102桌顾客。好多食材早早就卖完了,后面的顾客都没吃上。”一见面,“老陈小院”的主人陈鹏介绍道。
“老陈小院”位于平陆县张店镇古城村。它的主人陈鹏,做过直销、开过饭店、当过驾校宣讲员、卖过抽油烟机、办过辅导部、营运过客运车,还当过司机、倒腾过二手车。“老陈小院”是第几次创业,陈鹏已记不清了。但不管摔多大跟头,他都一次次站了起来。
遇到难关,兴奋
“每次遇到困难,我都不会气馁。相反,还比较兴奋。这恰恰证明,我的思考有欠缺的地方。”陈鹏说。
2009年,陈鹏将前期做生意挣的近百万元,全部投资到花雕酒销售上。“当时考察了花雕酒,觉得它是个好东西。我想着肯定不差,就把市场铺得很宽。”陈鹏说,但是他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人的胃是有记忆的,山西人骨子里还是喜欢汾酒。
不到一年的时间,陈鹏前期挣的钱全部赔光。
面对难关,陈鹏把自己关在房间3天,仔细思考对策。“这说明,中间有我考虑不到的因素。”陈鹏说,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
陈鹏再次选择从事酒水行业,不过这次做的是白酒生意。他在太原选择了一家酒厂合作,并认真制订了一个两年销售计划。也就是这份销售计划,让陈鹏一夜之间拥有了2000万元。
“我的销售计划就是,让客户花一份钱买两份东西。”陈鹏说,顾客交3万元,不仅可以得到价值3万元的货物,还可以得到一辆价值3万元面包车的使用权。
“这是销售中的‘利他思维’,要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让他们利益最大化,才能占住市场。”陈鹏说,从开始布置、打开市场缺口、具体布点到最后连成面,都在他的销售计划中。
同时,陈鹏直接对接乡镇客户,并把这些客户作为联营户,召开了一个订货会。“最初,我估计收到500万元的货款,就算圆满完成任务。没想到订货会直接收到了2000多万元的货款。”陈鹏说。
一年时间,陈鹏手里的2000万元就变成了5000多万元。
“在困难中兴奋的创业心态,是一种成长型思维。”陈鹏说,真正的创业者会把每个困难都视为系统升级的提示弹窗,点击“立即更新”就能解锁新的能力维度。这种心态的本质是将困难视为升级包,而非障碍。
面对失败,内求
“遇到问题,要先考虑自己哪里不足。如果只想好的一面,不想坏的一面,认知能力不足,不提前做好规划,那肯定是失败了。”陈鹏说。
2011年,陈鹏响应回乡创业的号召,打算回村做面粉生意。但经过一番探索,他改变了想法,决定建立一个农业产业园区。
说干就干,陈鹏在短时间内筹集到资金,开始建设。由于各种原因,公司资金链断裂,于2014年11月停工。
这次与以前不同,陈鹏欠下了巨额债务。他把家里面能变现的东西全卖了,却依然杯水车薪。“当时,我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不能离开工地。”陈鹏说,“我白天去跑项目相关的事情,晚上就住在工地。很难想象没电、没水的情况下,我是怎么坚持的。”
令陈鹏印象深刻的是:一次,雪下得很大,他一个人被困在工地里,水壶里的水已经冻成冰疙瘩,能盖的都被他盖到身上。“当时,我又冷又饿,再不出去找点吃的,可能就扛不下去了。”陈鹏说,他步行到附近村里,敲开农户的门,这才吃上了一口热饭。
在工地,这一住就是3年。
后来,陈鹏收到不少传票。“桌子上这么厚厚的一叠,有一尺多高。”陈鹏说,欠谁的钱,欠了多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心里都一清二楚。
面对债务,最起码要拿出应有的态度。有的债主,陈鹏主动约见;有的债主,陈鹏托中间人说明情况。陈鹏说,他要重新振作,找到失败的原因。
“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做好预案。画了个圈就开始干,那是盲干。某个环节会出现问题,需要哪些解决措施,我毫无章法。”陈鹏说,“失败要向内归因,而非向外抱怨。内求不是自我否定,而是建立认知与现实的错配。每一次向内的追问,都是在为下一次跃迁积蓄势能。”
咬定青山,无二心
“万荣有句俗语——‘除了死法都是活法’。正是在过去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很多万荣人形成了逆向、不按常理出牌的思维。我身上也有万荣人的‘zeng气’,只要认定的事情,就不会放弃。”陈鹏说。
2020年年初的一天,陈鹏和同事进山下乡。山里没有饭店,他们就在老百姓家吃饭。当推开农户院门时,一股馒头的麦香味扑面而来。闻到那个味儿,陈鹏无比激动:“这就是我小时候很熟悉的馍味啊!”
后来,陈鹏在那个山村“淘”到些小麦,磨成面粉后,分给亲朋好友。大家吃了这种面粉蒸的馒头,都觉得回味无穷。这让陈鹏萌发了去“淘”旱地麦的想法,并加盟了山西省荣伯商务科技有限公司,来完成自己的“淘麦”事业。
6月中旬,陈鹏在抖音上建立了一个名叫“老陈淘麦记”的账号,发布了许多关于割麦、农家饭的视频。
做视频有什么特别难的地方?“刚开始让我做面食,两个手半天进不到面盆,还是过不了心理关。我给自己打气,认定了就去做,后来就释然了。”陈鹏说,在这期间,他发布的一个在村里蒸馒头的视频,当天收获3000万点击量,吸引6万多粉丝。
“突然之间就爆了,我也成了咱运城的网红。”陈鹏说,他复盘了那个视频,小屋子、门前的树、桌子上几碟家常菜,这些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勾起有乡村生活经历之人的乡愁,也给没有在乡村生活过的人打开了解乡村的全新视角。
“他的励志故事感动了我。牌打烂了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还会有拿好牌的机会。主要看你是不是有重新洗牌的能力和推倒重来的勇气。”“见证了老陈这几年的时光,希望越来越好。”陈鹏这种不言放弃的精神,给了粉丝无穷的力量。
“老陈淘麦记”抖音账号入选山西省第3届“百佳新媒体账号”,陈鹏被评为运城市2024年“百名好网民”。
有流量、有粉丝,不少人找陈鹏探店、带货,但都被他一一拒绝。“这不是我想要做的事。我想做的就是把村里的好东西推销出去。”陈鹏说。
就这样,“老陈小院”在大家的帮助下开业了。小院所有菜品都来自附近村庄,为了选到精品羊肉,陈鹏甚至专门到宁夏考察、学习杀羊。现在,小院平均每天接待顾客近80桌,生意很好。
为了让更多人吃到小院的家常菜,陈鹏决定在万荣再开一家“老陈小院”,重拾初心,做与面文化相关的事情。在租房环节,陈鹏考虑许久,最终决定回到他的农业产业园。
“选择回来,还有一个私心,就是希望完善手续、盘活工地。这样,我离还清债务就又近了一步。”陈鹏说,资金不够,100多名粉丝筹集200余万元,合伙共创万荣“老陈小院”。目前,小院正在准备中,预计5月正式和大家见面。
“‘像农民一样活着,努力耕耘,收成好坏,还要看天意’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陈鹏说,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没有闯不过的难关。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