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为大气“减负”,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4-10

记者 游映霞 通讯员 张晓鹏

“如今,河津的空气越来越好,早上出来跑步再合适不过了。”每天一早,家住敬宾小区的薛斌都要沿着城区主干道慢跑近1个小时。

环境空气质量各项指标的改善印证了薛斌的说法。河津市2024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54,同比下降14.2%;PM2.5浓度每立方米39微克,同比下降11.4%;PM10浓度每立方米75微克,同比下降12.8%;二氧化硫浓度每立方米13微克,同比下降35.0%;二氧化氮浓度每立方米28微克,同比下降12.5%……

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得益于持续不断的投入和治理。近年来,河津市采取标本兼治、防治结合方式,统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推动空气质量改善,蓝天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

精准施策,控扬尘净空气

“四大攻坚行动”,扬尘治理是关键。河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每天通过“一市一策”团队走航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转办相关部门整改,“两办”督查室和纪委跟踪督办,党政主要领导对整改情况“一月一调度”。

与此同时,该市住建部门全面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管控要求,对工地扬尘问题增加苫盖、整理围挡;交通部门严查货车超载问题,对道路积尘、路面破损问题进行整治销号;农业农村和市政服务部门对主次干道日均两次定期冲洗清扫,及时清理车辆抛洒物和积尘;33家企业发挥洗车平台作用,运输车辆在出厂前得到有效清洗,车辆表面的煤尘等污染物有效去除90%。

重点攻坚,厚植生态底色

河津是工业城市,传统产业曾被贴上“黑”与“粗”的标签。近年来,当地踏上绿色化、精细化发展之路,在焦化、钢铁、电力、水泥、工业窑炉等行业开展“净厂”行动、超低排放改造和深度治理专项行动,制订“一企一策”整改方案,建立无组织排放管控清单,推动传统企业绿色转型、重塑形象。截至目前,当地4家焦化企业完成干熄焦改造,2家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4家煤电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家水泥生产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业窑类企业正开展脱硫脱硝除尘深度治理。

值得一提的是,河津市所有工业企业还在开展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原辅材料均入棚入仓,实施全封闭管理,并配置车辆冲洗装置及吸扫洒水车,全面减少扬尘的无组织排放。

科学布局,助力绿色发展

33家企业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共布点118个监测点位……2024年,河津市加大生态环境各种硬件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紧盯污染源,拿出“杀手锏”,精准发力,铁腕治污。目前,该市已形成以2个省控站、7个乡镇站和企业微站监测平台为基础,无人机、走航车、高空视频监控、便携监测设备等科技“利器”协同发力的“天地空”一体化监测体系,实时监控突高值、异常值,及时掌控区域内污染物及污染状况变化趋势,做到提前预警、快速锁定,高效处置污染源,最大限度“削峰降频”。

该市还建立会商研判机制,完善临界污染天管控机制,强化每日预警预报。同时,在可能发生轻中度污染情况下,对当天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等提出精准管控建议,有力有效采取防控措施,协调机制愈发通畅。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前,河津市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携手向大气污染开战,“责任共担、信息共享、协商统筹、联防联控”正从纸面落实到治污一线。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