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3-19
杨颖琦
刑侦剧是中国观众热爱的题材之一,从至今仍被观众津津乐道的《重案六组》到去年热播的《我是刑警》,近年来,影视创作者扎根基层,创作出了一部又一部反映现实的优秀刑侦作品。
近期,时隔5年的电视剧续作《三叉戟2》,以原班人马强势回归,在荧幕上延续前作“铁三角”的热血故事。该剧以“老警察+新故事”为叙事内核,用贴近现实的案件编织、高密度的戏剧冲突及轻松欢快的轻喜剧风格吸引了众多观众。当熟悉的“老三位”——“大背头”崔铁军、“大棍子”徐国柱和“大喷子”潘江海再次并肩出现在荧幕上时,那份久违的热血与情怀瞬间被点燃。
在剧情上,《三叉戟2》的故事紧承第一部,却又开辟出全新的天地。“老三位”在海边度假时,意外撞见一起传销案,而在侦破这看似普通的传销案时,又意外发现关键嫌疑人和他们20年前破获的一桩凶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查清真相,他们在郭局的支持下成立了三叉戟工作室。在徒弟小吕和年轻女干警徐蔓的配合下,一场与新型犯罪集团“青山会”的激烈较量就此展开。
这部剧巧妙地将“尘封旧案”与“新型犯罪”双线并进。崔铁军在调查中,发现了嫌疑人魏胜毅与20年前旧案的关联,而魏胜毅出狱后的蹊跷死亡及背后隐藏的犯罪团伙,让整个案件变得扑朔迷离。警局内部疑似存在的“内鬼”,更是为剧情增添了紧张的气氛。每一个细节、每一次反转,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让人欲罢不能。
另一方面,剧中的单元案件紧密贴合社会热点,具有极强的现实映射意义。传销骗局、老年人以房养老诈骗、网红整容诈骗案、网络赌博洗钱案……这些案件不仅呈现了当今犯罪手法的“与时俱进”,更通过老警察的经验与新警员的科技手段结合,展现了“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的碰撞。在剧中,崔铁军通过观察微表情识破谎言,而年轻警员小吕利用大数据锁定嫌疑人;徐国柱利用多年办案经验开展盯梢任务,而徐蔓则通过现代跟踪器进行有效跟踪。电视剧将这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件搬上荧幕,将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法和细节一一剖析给观众,既让观众感受到破案的刺激,又能从中获取实用的防骗知识,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此外,该剧的动人之处,还在于对三位老警察的人物塑造。“三叉戟”在破案间隙插科打诨、为家庭琐事烦恼,甚至因体力不支闹出笑话。他们不再是传统刑侦剧中无所不能的英雄,而是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烦恼与困惑的真实个体,成为我们身边有血有肉的朋友。
作为“三叉戟”的“大脑”,“大背头”崔铁军人到中年依然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办案经验也让他擅长从细枝末节中捕捉线索,和其他两位一起屡破大案;但他也有“中年叛逆”的一面,面对上级的追问,他常以“狡黠”的方式,将小案件“上价值”以争取调查权限。作为“三叉戟”的武力担当,“大棍子”徐国柱则是硬汉形象的代表,虽然现在的武力值大不如前,但威慑力仍不减当年,在面对犯罪嫌疑人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冲在最前面,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老警察的担当与责任。潘江海则延续了“大喷子”的犀利风格,审讯室是他的“主战场”,审讯能力一流的他在审讯室屡次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让证据链更为完整;而他在工作与生活之间的挣扎,也让观众看到了警察职业背后的艰辛与无奈。
除了“三叉戟”三位老主角,警队新人徐蔓的加入也为团队注入了新的活力。18年前被“三叉戟”从危险中救出的她,长大后也成为一名女警员。在三叉戟工作室中,她紧跟师父们的脚步,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正义持续奔走。她的加入为传统刑侦剧注入年轻视角,同时也承担了“传帮带”的叙事功能,老警察与新警员、老经验与新技术,这种新老视角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