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3-14
记者 魏 濛
她们,在平凡中体现了非凡;她们,在细微处体现了伟大;她们,在点滴间体现了崇高;她们,是撑起单位建设的“半边天”;她们,敬佑生命,守护健康,用精湛的医术为患者治疗病痛;她们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用温暖的关爱给患者带来希望。她们就是今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的万荣县医疗集团的女医务工作者,是始终牢记医者使命、秉持高尚医德、竭诚为患者服务、用行动生动诠释了当代医者本色的巾帼力量。
老年病科的女医务人员在王琛主任带领下学习使用急救设备。 (资料照片)
聚力医改彰显巾帼力量
柔肩担重任,巾帼筑鸿基。万荣县医疗集团的女医务工作者始终围绕医院的服务大局,以女性特有的睿智、博爱、执着,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聚力医改,聚焦“县强、乡活、村稳”的改革目标,为实现“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打造特色专科,村级卫生室建设星级标准”三大工程,用优质的服务质量、严谨的工作作风,肩负起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光辉使命,为万荣县的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巾帼贡献。
万荣县医疗集团共有职工1480人,其中女职工1038人,占全体职工比例70%。近年来,该医疗集团广大女医务人员发挥“半边天”作用,在推动医疗改革和服务能力提档升级,构建县乡一体、以乡带村、上下联动、信息互通的新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作用可圈可点。
自万荣县医疗集团开展优质医疗服务下基层活动后,万荣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解青芳主动请缨到乡镇医院进行巡回医疗服务,在西村、汉薛、高村、里望、荣河、万泉、皇甫等乡镇和村庄都留下了她参加基层医疗服务的足迹。通过医疗知识培训、业务讲座、业务查房、门诊坐诊、健康宣教、入户随访等形式,她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传帮带,助力了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实现了老百姓少跑腿、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很好的医疗服务。
在医院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万荣医疗集团的广大女医务工作者从各自的岗位职责出发,持续下沉为乡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把最先进的医疗资源送到群众的“家门口”,提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这期间先后有163名女医护人员下沉6000余次,带动基层就诊率提高了10%,切实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
医院的女职工们“志”之所向、“愿”之所在,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医疗小分队,设立门诊党员服务点,定期赴乡镇、进村入户,为群众提供免费的诊疗服务。在医院举办的各类公益诊疗活动中,随处可见各个岗位女医务工作者的身影。她们详细询问群众的病情,听诊、查体,耐心解答患者及群众关于慢病、季节性疾病等方面的问题,并进行健康知识普及和心肺复苏现场教学演示,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赢得广泛赞誉。
精进技能、提升服务,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是该医疗集团女医务工作者不懈的追求。多年来,这支队伍不负众望,荣获山西省“巾帼文明岗”和“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获得全国医院管理工具专场二等奖以及3项发明专利。
妇科的女医务工作者开展业务学习。 (资料照片)
勇担重任护佑群众健康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她们以平凡见赤诚,用仁心佑健康;她们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万荣县医疗集团的女医务工作者把责任扛在肩上,把爱付诸行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严格遵守医疗服务原则,把岗位履职和服务患者有机统一起来,设身处地地替病人着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展现了新时代女医务工作者的巾帼风采和巾帼担当。
“不是护士长的不懈鼓励和关爱,我真是坚持不下来。”一位经过康复恢复健康的患者感慨地说道。
康复之路,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过程,对于每一位康复患者来说,这段过程不仅需要自身的毅力和勇气,还需要医生和护士们的细心照顾和暖心支持。该医疗集团康复科资深护士长张英霞,她用专业的护理知识,以及深深的爱与关怀,给予每一位病人希望和勇气。
去年,一位50多岁的脑卒中患者,在接受了两个月的康复治疗后,开始对康复训练产生了抵触情绪,甚至有些自暴自弃,拒绝接受按摩、针灸等康复治疗。张英霞第一时间注意到了患者的情况,她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她的想法和困惑,并针对性地为患者答疑解惑。“康复之路虽然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总会看到希望,您并不孤单,我会一直陪伴在您身边。”在张英霞的暖心鼓励下,患者又继续接受治疗。同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英霞协助医生和治疗师为患者量身定制了康复计划,并在训练过程中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患者病情逐渐好转,最终在没任何外力帮助的情况下自己站了起来。
“我们每位医生都应该在除了按时查房之外的时间给病人多些人文关怀,这样病人就更能感受到医生的关心和责任心,消除患者和家属的担忧和顾虑,使患者的就医体验在融洽的医患关系中得到提升。”王琛作为老年病科主任,每天除了规定的查房之外,在下班前都会去各个病房转一下,问问病人一天的情况,对一些情绪不佳的患者给予语言上的宽慰。“王先生,您的血脂控制得不错,记得按时用药,出院后请定期回院监测血脂和肝功。”这是王琛在叮嘱即将出院患者。
在万荣县医疗集团,女职工队伍是一支医护技术过硬,服务患者意识强的团队。尤其是护理队伍清一色为女性,她们通过系列活动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与舒适度。在全病区覆盖“清单管理”,抓关键,防风险,推进服务精细化;开展整理、整顿、清理、清洁、安全和素养的标准化服务管理,改善了就医环境。服务无止境,这支年轻有朝气的团队一直在服务患者的道路上不断求索,不断完善,全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开拓创新提内涵铸品质
在这个以女性为主体的医疗集团中,广大女医务人员全面践行“技术兴院、业务强院”这条工作主线,她们用优质服务与不断创新的医疗技能,奋力保佑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
近日,万荣县医疗集团万荣县人民医院妇科团队成功为一位95岁高龄的患者实施手术。此次手术为该医疗集团在高龄患者手术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
这位95岁高龄老人,患有妇科肿瘤,医生详细检查确定,只有通过手术她才有治愈的可能。但是,高龄患者往往伴随着身体机能的大幅衰退,手术对于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充满了风险与挑战。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李晓红主任带领的妇科团队没有丝毫退缩,在术前组织妇科、心内科、呼吸科、麻醉科等科室对其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及术后护理反复讨论、推敲,最终为老人制订了合适的手术方式及麻醉方案。虽然手术准备考虑全面,但手术过程中,打开腹膜一瞬间只见瘤体,看不见周围正常组织,瘤体占据整个盆腔,仔细探查,瘤体与肠管紧密粘连,触摸瘤体坚硬如石,需要的手术空间被瘤体占据,手术难度增加,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步如同走钢丝,稍有不慎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面对手术中出现的棘手情况,李晓红主任带领的妇科团队,临危不乱,稳步推进,最终凭借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顺利完成手术。如今,老人痊愈出院。家属们感激地不断夸赞是这群白衣天使给了老人第二次生命。
在这个以女性为主体的单位中,一大批女性专业技术人才,承担了医院改革发展的重任,成为医院不断发展的主体力量。各科室女医务人员注重业务能力的提升,定期进行线上线下业务学习、医疗护理质量分析、集体查房、个案分享。万荣县医院人民妇科还与北京协和、解放军总医院开通远程会诊业务,让妇女同胞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三级医院的诊疗服务。目前,万荣县人民医院妇科微创手术量从42%提升到91%;该医疗集团的心内科女性专家将5326名胸痛患者从生死关头拉了回来;有女性参与的新技术、新项目增加到124种,切实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医治患者、投身科研、服务社会……她们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患者和群众需要的地方;她们把工作岗位作为奋斗的平台,把本职工作作为奉献的途径,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宣言转化为守护群众健康的担当。在未来的征程上,万荣县医疗集团的女职工们将继续秉承初心,不断创新,以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加深厚的人文关怀,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续写巾帼担当的新篇章。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