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3-12
□屈吉平
在书海的万千世界里,总有一些作品能如春日暖阳,穿透心灵的阴霾,南俊的散文作品集《手握幸福》(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便是这样一部佳作。书里一百多篇描述亲情的文章,如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对幸福与孝道全新认知的大门。那浓浓的挚爱亲情、那片深沉的孝心,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震撼着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作者在《手握幸福》一书中细腻地描绘了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其中最动人的,便是作者对父母那质朴而又深沉的孝心。十年间,作者用自己的笔记录父母每一次生日,儿女们前来祝贺的欢乐场面;记录自己帮助父母下地干活,种菜、种植水果、用小平车填埋院落的过程(院基是原来村里的废弃砖窑);记录父母每一次住院,兄弟姐妹担忧、焦虑,前来伺候的孝顺情景;记录患病的父亲每一次走失后,邻里乡亲、陌生人热心帮忙寻找的感人画面;记录父母逐渐衰老、体力下降、父亲患病、母亲突然离世的种种情形;记录父母给予子女们无私的爱和温暖,父母养育六个子女的艰辛;记录母亲去世后,她思念的泪水,心里的痛,永远的思念。另外,作者还记述了兄弟姐妹的血脉亲情,子女、儿媳、孙辈的天伦之乐。字里行间饱含深情,对至亲的关爱、牵挂、思念,让我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一张张照片,一篇篇文章,是一家人幸福美满的印证。尽管家人之间有争执、不理解、不赞同等,甚至还有争吵,但依然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书中有一个场景,我印象极为深刻:母亲生病住院,作者放下手头所有事务,日夜在病床前悉心照料,为母亲擦拭身体、耐心喂下饭菜、在深夜里因母亲的轻微动静而惊醒的瞬间,都饱含着她对母亲深深的牵挂与爱。那种纯粹的孝心,让我看到了亲情最本真的模样。
这种孝行始终贯穿于整个家庭生活中。平日里,作者会耐心倾听父母的唠叨,陪他们回忆过去的岁月,在父母生日时精心准备礼物,给父母洗衣、洗澡、剪指甲、洗脚、理发、擦身……这些看似普通平凡的举动,却构建起了家庭中牢不可破的情感纽带。孝心不仅是在父母遇到困难时的挺身而出,更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心陪伴与关怀,是每一个细节处的体贴入微。
孝心让作者拥有了坚韧的品质。面对常年生病的父亲带来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面对家庭的变故和繁忙的工作,她没有被击倒,而是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努力平衡工作和照顾家人。在这个过程中,她的内心变得无比强大,学会了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这种由孝心催生的成长,是物质无法衡量的宝贵财富。
《手握幸福》所展现的孝心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一个充满孝心的社会,必然是和谐美好的。尊重和关爱自己的父母,家庭矛盾将会减少,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也会更加稳固。
受作者孝行的影响,邻里之间变得更加和睦,身边好多人纷纷效仿,孝敬自己的长辈,给父母洗澡,带父母外出旅游,孝亲敬老的氛围日益浓厚。这种孝心的传递,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带动着社会风气的好转。
在现实社会中,尽管有许多像作者一样坚守孝道的人,但也不乏一些与之相悖的现象。有些人为了追求事业的成功,忽略了对父母的关心,甚至将父母送进养老院后就很少探望;有些人为了争夺财产,与兄弟姐妹反目成仇,让父母伤心不已。这些现象与书中所践行的孝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人深感痛心。
南俊的《手握幸福》是一本关于孝心与幸福的启示录。它通过家庭生活里一个个平凡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孝心的强大力量,它不仅能温暖家庭,促进个人成长,还能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或许需要这样一本书,来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份最本真的孝心,不要在忙碌的生活中迷失幸福的方向。让我们都用孝心去拥抱生活,去握紧属于自己的幸福,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孝行而变得更加美好。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