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2-27
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影响孩子个人成长,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诸多影响。当学业压力过大、家长教育方式不当时,学生就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市人大代表卫华在走访中发现,目前,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叛逆期心理问题上缺乏有效协同,方法手段单一,未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卫华建议:学校、社会和家庭应高度重视,加强三方协作,合力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优化教育模式,丰富课程内容,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缓解学业压力,培养兴趣爱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社会方面提供支持保障。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净化网络空间,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向家长普及科学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导家长学会与孩子有效沟通,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资源。 本报记者 陶登肖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