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2-17
春节假期,当大家还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时,一场与诈骗分子争分夺秒的较量,正悄然上演。
近日,绛县某小区的林女士就差点掉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诈骗金额高达14万元!幸亏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这场悲剧。
陌生好友的“甜蜜”陷阱
春节假期,绛县林女士在家刷视频时,突然收到一名陌生人的好友申请。出于好奇,她通过了请求。两人聊了一段时间后,对方逐渐取得了林女士的信任。对方就像隐藏已久的“猎手”,在恰当时候,抛出诱饵:“透露自己有内部渠道,能在投资平台上轻松获利,还信誓旦旦地保证稳赚不赔。”
听到“稳赚不赔”这4个字,林女士心动了。
在对方的诱导下,林女士注册了某投资平台账号,准备“小试牛刀”。然而起投金额就要数千元,林女士有些犹豫。没想到,对方竟主动提出垫付一半资金。看到对方如此“诚意”,林女士放下戒心,联系“客服”进行了充值。
神奇的是,短短数小时内,她就看到平台账户上多了300余元,并且成功提现。这突如其来的“收益”,让林女士尝到了甜头,也让她对这个投资平台深信不疑,却不知自己已经一步一步走进了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
争分夺秒 民警及时劝阻
次日,对方继续怂恿林女士增加投资。林女士心动了,准备再次充值。然而,这次“客服”却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线下交易现金更安全,并声称“如果是诈骗,肯定不敢线下露面”。
骗子的话术极具迷惑性,林女士心想,对方敢线下交易,那应该不会有问题。这种看似合理的推断,让林女士彻底放下了最后一丝防备。她前往银行取出了9万元现金,准备再到另一家银行取现5万元。
就在林女士准备再取现5万元时,一场与诈骗分子的“赛跑”悄然展开。当林女士的异常交易行为触发了预警机制,监测到诈骗预警的民警火速赶到现场。民警告知林女士正在遭遇电信诈骗,并耐心地向林女士展示了近期发生的同类诈骗案例。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图片,让林女士意识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接着,民警又详细解析了该投资平台的漏洞,从平台的非法运营资质,到交易模式的不合理性,一一剖析。
最终,林女士意识到自己掉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差点损失14万元。她后怕不已,连连感谢民警的及时劝阻。
警惕“线上+线下”的双簧
林女士遭遇的其实是一种典型的“虚假网络投资类诈骗”,只不过诈骗分子在传统套路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线下取现的环节,让整个骗局更加具有迷惑性。下面,就让办案民警来揭开这些诈骗分子的手段,看看他们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实施诈骗的。
第一步:打造人设,获取信任。
诈骗分子通常会在社交平台上精心打造一个虚假人设,以此来吸引受害者的注意。就像林女士遇到的那个陌生人,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让林女士对他产生了信任,为后续的诈骗埋下了伏笔。
第二步:诱导投资,展示“甜头”。
在取得受害者初步信任后,诈骗分子就会开始诱导受害者投资。他们会以各种理由向受害者推荐一些虚假的投资平台或项目,并承诺高额回报、稳赚不赔等。为让受害者相信,他们还会让受害者先进行小额投资,并通过后台操作,让受害者获得一些小额返利,就像林女士一开始投资后成功提现300余元一样。
第三步:控制平台,实施诈骗。
当受害者增加投资金额后,诈骗分子就会控制投资平台,让受害者无法提现,并以各种借口,如服务器维护、账户冻结、手续费不足等,要求受害者继续充值,才能解冻账户或提现。如果受害者不继续充值,他们就会将受害者拉黑,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林女士遇到的诈骗分子,更是想出了线下交易现金的“妙招”,试图绕过警方和银行监管,让诈骗行为更加隐蔽。
记者 樊朋展 刘凯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