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交警“摆摊”吆喝 交安知识“热卖”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1-28

1月22日,正值北方传统的小年,年前赶大集是群众必不可少的习俗。为此,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宣传科负责人李泽颖急切招呼科室宣传民辅警,穿戴好装备,拿上宣传资料,准备为老百姓送上“平安年货”。

当天,中心城区南风广场的2025“品味河东・食在运城・健康过大年”年货节热闹非凡,商贩的叫卖声和老百姓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处处彰显节日的喜庆氛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和盐湖交警大队的民辅警也穿梭在热闹人群之中。

“大爷,您都买了些啥东西啊?我这有份年货,您瞧瞧。”现场,李泽颖等民辅警笑着将交通安全宣传手册递到大爷手中,“驾驶电动自行车要佩戴头盔、严禁载人,还得遵守交通规则,这样才能安全到家、平安过年……”大爷听得认真、民辅警讲得仔细,安全意识在这一来一往的交谈间悄然深入人心,“我们交警在前面支了个摊,有表演,还送‘福’字,您要是有时间,过去转转。”

“我打竹板说一段,奉劝各位要记牢,劳逸结合别侥幸,疲劳驾驶出人命。合理安排要休息,保持充足的精力。连续驾驶四小时,休息至少二十分……”在年货节的一块空地上,宣传民辅警迅速支起摊,随后他们打起竹板,说起了自编自导的快板书。

“酒驾害人害己,切莫心存侥幸,牢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宣传摊点上,民辅警们一边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一边结合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讲解酒后驾驶、无证驾驶、农用三轮车违法载人、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引导群众自觉成为文明守法的交通参与者。

人间烟火气,年味看大集。活动现场,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组织有书法特长的民辅警现场写“福”字,并将写好的“福”字赠送给赶集的市民朋友。“这真是一份特别有意义的礼物!”市民李先生说。

长时间开车会导致驾驶人判断力下降、反应迟钝,操作失误增多,严重时甚至会对车辆失去控制,极易引发交通事故。《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不得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因此,疲劳驾驶不仅关乎驾驶人自身安全,更是一种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

“这次宣传太及时了,我过几天就打算出远门,一定远离疲劳驾驶。”市民樊先生说。“这种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让我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讲的内容既能听懂,又容易记住,‘交警宣传摊’现在可受欢迎了。”市民刘先生说。

活动中,宣传民辅警通过面对面“唠家常”、发放宣传海报等方式,让群众深刻认识到疲劳驾驶、面包车超员、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时刻牢记安全文明驾驶。同时,向群众讲解驾乘车辆系安全带、摩托车及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的重要性,倡导群众从自身做起,牢记“一盔一带”,出门把安全放在首位。

 记者 樊朋展 刘凯华

记者感言

年货节现场,民辅警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将交通安全知识融入与群众的交流中。不管是递上宣传手册时的耐心叮嘱,还是说快板书时的生动演绎,都让人真切感受到民辅警是在用心守护着每个人的出行平安。

从与市民的交谈中,我深刻体会到这种宣传的重要性。简单的一句“驾驶电动自行车要戴头盔”“别疲劳驾驶”,看似平常,却可能在关键时刻避免一场事故、拯救一个家庭。市民们的积极反馈和热情参与,也让我看到,只要宣传方式对路,群众就愿意听、愿意学,安全意识就能真正扎根于大家心中。

我相信,随着运城交警持续创新宣传方式,用更贴近群众的“家乡话”传递安全知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将交通安全牢记心中,我们的出行也将更加平安、顺畅。 

记者 刘凯华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