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1-13
吃过早饭,60多岁的马善佑牵着两条狗、拎着一包菜,前往村委会。
“工作队的人在吗?”马善佑喊了一声。很快,李清从办公室跑了出来。
工作中的李清 记者 卫行智 摄
“这是给你们拿的菜,我自己种的。”说着,马善佑把菜递给了李清。
李清忙不迭地说:“这怎么能行呢!我们不能吃你的菜。”
“这是我心甘情愿给的,你们给村里办了这么多好事,吃俺几颗白菜,算啥。”
李清了解马善佑的为人,知道不能再推辞了,“那不要有下次了”。
放下菜,马善佑牵着狗走了。
“老马叔一辈子没服过人,没想到你们把他改变了。”大同市云州区许堡乡黎峪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马俊峰感慨地说。
老马曾是个“特困户”,打了一辈子光棍,脾气暴躁,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刺头”。
李清初次家访老马时,也遭到了拒绝。对心理学颇有研究、也提前“做过功课”的她,很能理解老马的举动。
李清尝试着走进老马的内心,为他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
从老家带的特产,像煮饼、麻花之类的,李清会特意留一份给老马;
入冬后村民的取暖是头等大事,李清重点操心老马会不会挨冻,因为老马一个人住;
除了自己和老马拉家常,有时李清还把老马叫到村委会,引导他与其他人相处、聊天;
……
就是这些寻常小事,慢慢把老马的那颗“冰冷的心”融化了。“想不到老马会变,而且还变好了。”村民王兴说,“工作队的办法,就是多。”
再后来,工作队进老马家,他家的狗都不叫了。
马善佑只是李清“心理疗法”的受益者之一。80多岁马进荣待李清,比自己女儿都亲。
马进荣是一位常年独居老人,还伴有脑梗等慢性病。李清第一次到老人家时,老人的情绪很低落,不愿意交谈,还有一些抵触。
李清了解到,老人之所以变成这样,缘于唯一的儿子去世了。思念成疾,老人才会精神失常。帮助这样的老人,就要找到她的情绪点,老人的情绪点就是儿子。
李清先是耐心倾听,然后是心理换位。“可以的话,我就是您的孩子,以后有什么事随时叫我”……和风细雨式的话语,让老人得到了心理上的认同感、获得感。
“以前,马大姐总是郁郁寡欢,连家门也不出。”马进荣的邻居、70多岁的王茂福老人说,“现在没事就出门转转,见了人也会打招呼。尤其是见到小李,还要抱抱。”
马善佑、马进荣,可以说是黎峪村“最难啃的硬骨头”,但都被李清的“软服务”拿下了。一时间,人心思进的民风在黎峪村蔚然成风。
那李清是谁?她是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四地质队有限公司驻黎峪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一名队员。
自去年5月驻村以来,她一心扑在村子里,“冷落”了上初中的孩子,就连母亲生病时,也不能近身行孝。
除了精神上的帮扶,李清还与乡里协调,邀请畜牧专家为养羊的村民“保驾护航”。
据介绍,黎峪村有14户村民养了3000多只羊。由于缺乏相关养殖知识,常有羊患病死亡。
经畜牧专家指导后,养羊户能够科学管理、提前预防,有效降低了病患率,实现减损增益。
根扎河东,心系“煤都”。工作队队长李振国告诉记者,李清是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唯一的女同志,她作风扎实、做事认真,让工作队更好地融入老百姓。
“相比老百姓的期望,我们做得还不够。”新的一年,李清信心满满,“还要实实在在地干,干一件成一件,要让黎峪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记者 景斌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