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时间:2024-12-25
今时的“银发族”不同于往日的“银发族”。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为13.9%,比10年前提高了4.98个百分点。中老年人对互联网的接受度大幅提升。有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银发网民网络购物参与率为69.8%,老年人群体的互联网渗透率今非昔比。
代际更替,如浪相推。新一代老年人的认知力、购买力、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正在迅速变化,与之相应的银发经济自当迭代,在养老服务、老年用品、老年金融、健康管理、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作出回应。
从需求侧更准确捕捉老年人真实需要。曾有业界人士坦言,一些科技性养老产品昙花一现,大多是因为产品的通用性、适老化和用户体验不佳。能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也颇为不足。生存保障之外,他们还深切渴望着社交活动、娱乐体验等方面的满足。
从供给侧更积极拓展消费场景和渠道。推动银发经济产品和服务向高品质、多样化方向发展,须加大各方面投入。大力培养养老护理员、健康管理师等高素质行业人才,加大对养老领域前瞻性研究和未来型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推动相关政策完善。同时,提倡多学科、多行业、多企业联合攻关,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充分的智力支持。
据预测,我国将在2030年前后进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巨大的挑战背后,也昭示银发经济的可观前景。但是,想“掘金”先要“识金”,服务和产品必须更有含“金”量。
(摘自《人民日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