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青年报时间:2024-11-27
刘海永
在宋代不是谁都可以去送“快递”的,要想送“快递”,必须先参军,入职到递铺。宋代每一个递铺的铺兵人数依常制为10到12人。铺兵除了送信之外,还要维修道路、桥梁和夹道以及保养路基,杂事不少,都要干还要干好。
文书传递过去有三类:步递、马递、急脚递。北宋时的递铺,在元丰改制后隶属尚书省,所以称其为“省铺”。地方和中央间非机要紧急的一般性文书,由铺兵以步行方式传递,其传递速度为日行200里。马递主要用于传递紧急机要的文书,其传递速度是日行300里。急脚递主要是军事急件,多为人马交替,其传递速度是日行400里。《水浒传》中的神行太保戴宗可以说是古代知名的职业快递员了,他腿上绑上甲马,一天可以跑800里。搁到今天,他老戴必定是快递公司的老大,低碳、快捷,省内当日达,省外翌日到。
宋时,驿递分立,原来馆驿的职能去除了文书传递职能,也不再配给驿马,只负责往来公务人员的食宿安顿。马匹是递铺的标配,递铺负责马匹的饲养和使用,说是使用其实就是跑腿儿,也不能私自使用,倒是官老爷们可以任意使用,官员出差所需要的马匹,一般由递铺供给。
宋代官方规定:“凡行军,主将不以有无事机,并须日一发奏,仍人急递;或事非文字可传者,即差亲信驰奏。”(《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五《行军约束》)军情不能耽误,公文很是频繁。
神宗熙宁年间政府设金字牌急递,金牌并不是金子做的,是在木牌上刷朱漆并刻黄金字。顾名思义金牌。金字牌急递传送的文书有一特殊标志,即入递时须附带一种特殊的有色通信檄牌,檄牌长尺余,上有“御前文字,不得入铺”的字样。这就是金牌急递。
递卒不舍昼夜、风雨兼程,快马系有镭铃,沿途递铺交接公文须在道路上进行,各递铺专人值守,听到铃声立刻派骑兵于路口等候,拿到公文后快马加鞭飞驰下一站。 (《北京青年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