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闭门造车

来源:洛阳晚报时间:2024-11-20

□杨文静

闭门造车,按照现在的理解,是用来比喻办事只凭主观想象,不管是否符合实际。其实,闭门造车原来的意思与此完全不同。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中庸或问》中称:“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

据《汉语大词典》解释,朱熹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关起门来制造车辆,使用时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合。

辙是车轮在路上碾过的痕迹,合辙就是车轮与车的轨迹相合,保证合辙的前提是:按照同一规格造车。

这使人想到成语“书同文,车同轨”,出自《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意思是车轨相同,文字相同,形容天下统一。秦始皇统一天下时,不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吗?

轨指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只有保证“车同轨”,闭门造车才能出门合辙。

出门合辙也可以单独使用,用来比喻才学适合社会需要,比如称赞一个人具备出门合辙之通才。

我们现在常用闭门造车,则是讥讽出门不能合辙,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在《救亡决论》中称:“自以为闭门造车,出而合辙,而门外之辙与其所造之车,果相合否?”

还有不少古语,传着传着就掉了一半,意思发生改变,这里再举两个例子。

优柔寡断的人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其实《论语》中的原话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才行动。孔子听到了,说:“想两次也就可以了。”

靠谱的人往往标榜“言必信,行必果”,《论语》中的原话是:“言必信,行必果,硁(音同坑)硁然小人哉。”孔子的意思是说,言语一定信实,行为一定坚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而只管自己贯彻言行的小人啊! (《洛阳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