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11-14
□杨颖琦
提起读书类的综艺节目,很多人也许并不熟悉,但其实这类节目并不少,早期就有《子午书简》《开卷八分钟》《朗读者》等,多以主持人口播或者访谈的形式对作品进行解读。后来,随着技术发展、观众文学认知和审美水平的提高,读书类综艺节目通过演员的表演将书籍、书信里的内容视觉化、剧情化,比如《一本好书》《典籍里的中国》《见字如面》等。
而《我在岛屿读书》作为一档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不再局限于一定的空间范围,将“书籍”从演播大厅搬到了“岛屿”之上,让观众跟随嘉宾,前往“岛屿书屋”共同生活、读书和写作,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这也是节目播出到第三季,仍被观众分外期待的原因之一。
10月17日,由江苏卫视和今日头条联合出品的《我在岛屿读书3》播出,期待已久的文学心灵之旅又开始了。第三季节目在形式上依然延续了前两季的特色,没有剧本、没有游戏,也没有主持人,只是几位作家和学者围坐在一起,在远离都市喧嚣的环境中,轻松愉快地谈论文学和生活,分享阅读心得,带领观众领略书籍的魅力。节目不仅展示了作家们的生活状态,还介绍了许多值得一读的好书,每期的推荐书单都被众多文学爱好者“收入囊中”。
第三季节目“扬帆出海”,来到了希腊的克里特岛。湛蓝的天、雪白的建筑、充满异域感的历史遗迹……在节目中,几位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带领观众漫步这座希腊岛屿,以文学为纽带,在两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明之间展开对话。
作为希腊最大岛屿和古老文化中心,被誉为“海上花园”的克里特岛不仅仅有令人流连忘返的自然风光,还保存着伊拉克利翁古城、克诺索斯王宫等历史遗迹,更有烟火氤氲其中。这些共同构成了克里特岛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也让节目在文明碰撞中展开更为丰富的文学叙事。希腊神话、伊索寓言,各种诗歌、戏剧、史诗,还有那些关于文学先贤的故事……所有关于希腊的想象,在节目中都具象化了。
与前两季在小岛书屋中“坐而论道”相比,第三季节目开启“City Walk”模式,用脚步丈量优美的岛屿风光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节目中,带着对古希腊文明的好奇和探索,余华、苏童、程永新、叶子等嘉宾漫步伊拉克利翁古城,打卡当地特色书店、博物馆、古迹遗址,结识异国他乡的爱书、好书之人。他们在世界最古老的剧场跳舞,在书屋的露台上集体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在海风吹拂中朗诵诗歌……
在伊拉克利翁古城,嘉宾们还遇到了一家别具特色的“书架书店”,余华、苏童在这里找到了好友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还有《红楼梦》《中国诗词选集》《韩非子》等中国文学经典,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让人既惊喜又意外。
面对旅行中遇见的种种场景和故事,作家们以中外经典为线索,分享出令人深思的表达。在第一期节目中,邂逅地中海日出的他们瞬间“打捞”起文学经典中那些有关日出的片段,分享自己对日出的理解;说到游记,他们饶有兴致地探讨各类文学作品中的旅行足迹,认真思考游记文学的未来;在5000多年前米诺斯文明时期的露天剧院,他们畅谈古希腊神话与传说……
在作家们看来,阅读是对时间和空间的重新组合,读书让我们走得更远,而在旅行中发生的故事也可以成为文学作品的组成部分。《我在岛屿读书》让观众看到了旅行与写作、写作与阅读的相互成就,也为观众带来了心灵深处的宁静与快乐。
从海南的分界洲岛到珠海的东澳岛,再到希腊的克里特岛,《我在岛屿读书3》在“两种文明的对视”中寻找人类共通的情感,让观众看到了不同的风景。在远离喧嚣的岛屿上,那些作家们围坐在一起,畅聊文学,分享读书感悟和心路历程,开启一场面朝大海的书香之旅。“岛屿+书屋”的意象叠加构建起令人神往的阅读场景,满足观众对“诗与远方”的畅想,也激发了人们对文学的热爱。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