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我市持续做好对外劳务输出工作——

让就业有“薪路”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4-10-18

记者 王月文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推动“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我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组织参与,个人自愿”的原则,培育我市有资质、有实力、有信誉、有经验的对外劳务输出机构,积极搭建对外劳务输出服务平台,精准对接对外劳务输出项目,建立对外劳务输出机制,充分激发各类劳动者的积极性,持续推动对外劳务输出,不断拓宽就业渠道,让群众就业有“薪路”。

出国务工 就业有了“新路子”

在万荣县裴庄乡岔门口村,一位名叫孙镜淼的年轻人通过职业转变,实现了从化工到海员的转变。他的故事不仅激励了当地的年轻人,也成为我市出国务工人员的一个缩影。

毕业于万荣高级技工学校的孙镜淼,原本学习化工专业,面对未来职业选择时一度感到迷茫。他的父亲了解到国际海员这一职业,与孙镜淼商议后,孙镜淼被这一既能获得高薪待遇又能周游世界的职业所吸引,决定报名参加海员职业培训。

经过4个月的学习,孙镜淼不仅掌握了扎实的航海知识,还通过了国家海事局的理论和实操考核,顺利获得了国际海员的资格。在过去的3年里,他从实习生做起,逐渐成长为一名机工,走过了20多个国家,年薪高达十余万元。

“海上生活虽然单调,但我在靠近码头有网络信号时,下载好喜欢的电视剧、电影和小说,在船上休息时打发无聊的时间。船上还有KTV、羽毛球、台球等休闲设施,也可以用来放松。”孙镜淼说。

对于未来,孙镜淼有着明确的规划。接下来,他计划参加三管轮培训及考试,从操作岗位逐渐转型为管理型岗位,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竞争力。

孙镜淼的故事只是我市众多出国务工人员中的一个代表。在万荣县,薛隆博、解庚申、许茗林、岳晋名等海员同样在国际海员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在绛县,樊武杰等技术工人也在异国他乡发挥着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河津市,张琪琳、陈子超等务工人员则通过韩语培训和技能测试,成功赴韩国工作。

近年来,我市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将出国务工作为就业的一条“新路子”,通过参加职业培训、提升技能水平,他们成功走出国门,实现了自己的职业梦想。同时,他们的成功也为家乡的劳动者树立榜样,激励更多的人勇敢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

培育机构 务工有了“好帮手”

10月16日,3名来自临汾市翼城县的求职者来到山西永之岩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咨询出国务工的相关事宜。该公司负责人王红艳在仔细了解他们的技能和工作经历后,为他们推荐了适合的岗位,并详细介绍了出国务工的整个流程以及相关优惠政策。

据悉,山西永之岩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是绛县一家综合性人力资源机构,于2021年10月被市人社局正式确定为对外劳务输出组织单位。截至目前,该公司已成功向新西兰、韩国、新加坡、加拿大、德国等20多个国家输出500余名对外务工人员。“绛县就业服务中心为我们提供了大力支持,不仅在零工市场开设出国务工咨询窗口,还为我们提供免费的洽谈场地和一定的补贴,助力我们不断发展壮大。”王红艳说。

除了永之岩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我市还培育了其他有资质的对外劳务输出机构,如山西澜洋船舶管理有限公司。2021年起,万荣县与山西澜洋船舶管理有限公司、新加坡万邦集团、青岛兴亚国际海事服务有限公司、泉州海事学校,共同打造“万荣海员基地”,通过“县校合作”模式推动“技能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打造“万荣人”省级劳务协作品牌。2022年,“万荣海员”作为万荣县人社部门重点打造的劳务品牌之一,在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山西选拔赛暨2022年山西省星火项目创业大赛中荣获劳务品牌项目组三等奖。2023年年底,“万荣海员”更进一步被评为市级劳务品牌。今年3月14日,万荣海员第一期非建制班在万荣高级技工学校开班,今年5月,在山西省第三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中,“万荣海员”劳务品牌基地建设又荣获了二等奖。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外就业虽然薪资高,但毕竟是出国打工,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劳务人员的各项权益能否得到充分保障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在选择对外劳务输出机构时,我们严格把关,确保其具备丰富经验、良好信誉,能够保障劳务信息安全可靠以及工资待遇及时发放。”

近年来,为确保省、市对外劳务输出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我市人社部门先后与多家对外劳务输出机构对接、沟通、座谈,详细了解各方输出渠道、岗位供给、技能要求、培训要求、费用标准、薪资待遇等情况。在多方比较的基础上,在省厅备案的山西永之岩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澜洋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山西飞京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等成为我市对外劳务输出机构,由其提供国外劳务订单,承接对外劳务输出业务,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出国务工机会。同时,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这些机构一定的优惠政策,推动其不断发展壮大。

主动服务 求职有了“贴心人”

4月15日,河津市人社局联合山西飞京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场温馨的欢送仪式,欢送十名焊接技术人才远赴印度尼西亚。在欢送仪式上,河津市人社局不仅为赴境外务工人员送上了实用的“爱心大礼包”,还详细叮嘱他们在外务工的注意事项,鼓励他们为家乡带回财富和先进观念。

据介绍,近年来,河津市人社局持续加强信息对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协作基地及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站的功能,精心挑选务工环境优越、薪资待遇高、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就业单位。通过实施“点对点”劳动力集中输送策略,河津市人社局有效促进了外出务工人员的跨省转移就业,并确保他们按时就业返岗。同时,在春节等重要时段,该局对返乡务工人员的就业状况进行了细致跟踪服务,组织各乡镇召开返乡座谈会及境外返乡探亲人员座谈会,深入了解他们的就业创业动态、在外工作情况、满意度以及家庭的经济状况和面临的困难,为他们提供精准帮扶。今年以来,河津市人社局已联合山西飞京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成功向日本、韩国、新加坡及“一带一路”援建国家等境外地区输送了80余名务工人员,涵盖焊工、管工、水电工、钢筋工、操作工、司机等多个工种,月薪高达两万余元。

除了河津市,绛县和万荣县也积极推动对外劳务输出工作,为劳动者主动提供服务。绛县人社局协同山西永之岩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通过组织乡镇座谈、深入走村入户、举办招聘会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五送”(送岗位、送培训、送温暖、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并为出国务工人员提供出国手续协助办理、境外雇主文件资料核查、技术培训和民俗导引等全方位服务。万荣县人社局则与劳务输出公司紧密合作,提供跟踪服务,建立对外劳务人员就业服务管理台账,持续性跟踪他们在国外的工作、生活情况,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并在培训、考级、薪资待遇落实及生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让在外人员能够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

近年来,我市人社部门高度重视对外劳务输出工作,多次召开对外劳务输出座谈会、欢送会、家长对接会等,宣传赴外劳务的意义、合法权益保障等各类政策。在中秋、春节等重要节日,我市人社部门还多次走访慰问出国务工人员及其家属,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怀。同时,我市积极与人力资源公司携手,建立起一套涵盖输送、服务和维权的全方位帮扶机制,从前期的人员输送安排,到工作过程中的贴心服务,再到切实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我市人社部门主动服务,做劳动者求职的“贴心人”,为对外务工人员提供坚实保障,让他们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关怀。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瞄准国际就业市场,着力培育扶持有资质、有实力、有信誉、有经验的对外劳务输出机构,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持续做实做好对外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保障,不断拓宽我市劳动者对外务工渠道,切实增加对外务工人员收入,帮助对外务工人员实现高质量就业。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