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10-15
□记者 刘凯华 文图
硕果累累
春种秋收,夏耘冬藏。进入秋天,河东大地一派丰收景象。果园中,饱满的果实压弯枝头;黄河畔,对虾、大闸蟹、小龙虾养殖兴起;粮田间,忙碌的粮农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一年的辛勤耕耘,在秋天结出累累硕果。
眼下,正值红香酥梨大量上市,走进盐湖区龙居镇的各个红香酥梨果库,阵阵果香扑鼻而来,一个个诱人的红香酥梨正在被打包装车,发往全国各地。一旁,当地新农人王亚东正在进行抖音直播,忙得不亦乐乎。
盐湖区一直是全市的产梨大区,龙居镇则是红香酥梨的主产区,种植面积超5.5万亩。近年来,在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龙居镇果农越来越重视红香酥梨的种植与管理,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改良土壤、间伐改形、控水控产、适时采摘等关键技术的下沉,带动全镇梨品上升。“一天就销售了200多箱红香酥梨,别的不敢说,咱们运城的水果,‘零差评’是常态!”提及现阶段的线上销售成果,王亚东告诉记者,作为第一次“触网”的新农人,他除了销售红香酥梨以外,还在销售苹果、山楂等本地水果,得益于先进的管理和产区优势,他的直播之路走得“很顺”。
闻喜县,七里坡山楂迎来丰收,一簇簇小红果挂满枝头,分外喜人。郭家庄镇作为山楂的主产区,七里坡山楂早已享誉全国。该镇堆后村村民李玉珍今年种植的山楂品种主要是田红籽,从她的口中记者得知,田红籽今年的价格特别好。李玉珍说,除了田红籽,为顺应市场需求,她还种植了黄金山楂、大棉球、七月红、葫芦山楂等7个品种,在她的精耕细作、用心管理下,她种植的山楂经常在还未开园时就被订购一空。
“来!尝尝咱们的太秋甜柿!”近日,在临猗县角杯镇西张家营村的晋桓甜柿种植专业合作社太秋甜柿种植基地,该合作社负责人将刚从树上摘下来的甜柿递到记者手中,“太秋甜柿属于鲜食脆柿品种,脆而不涩、甜而不腻、饱满多汁、风味独特,一改大众‘柿子要拣软’的传统认知,广受市场青睐。”
蟹肥膏满
眼下,角杯镇万亩甜柿喜获丰收,果农们抢抓晴好天气进行采收,收购商也在忙着采购。当天,记者在该镇潘西村一处果园看到,柿农刘甲德夫妇正对甜柿进行抢收,客商们则忙着分拣、装箱、发车,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刘甲德说:“我家的6亩多甜柿平均亩产3500公斤,今年的甜柿价格为每公斤4元左右,目前才刚进入销售阶段,就已经有近万元的收入了。”
角杯镇西临黄河,光照充足、水源充沛、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为甜柿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该镇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发展壮大甜柿产业。目前,该镇甜柿种植规模达4.5万亩,年产量达1.6亿公斤。其中,55%的甜柿外销12个国家和地区。
和角杯镇相邻的孙吉镇薛公滩,阡陌纵横的螃蟹塘畔随处可见勤劳的农人在喂食,一网网肥美的螃蟹,承载着丰收的喜悦。“目前,我们薛公滩大闸蟹养殖规模已经超过了1000亩,而且品质也是一等一的好。”薛公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程俊怀告诉记者,薛公大闸蟹凭借其品相美观、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等优点,近几年在全国市场走俏。
黄河滩边,一名养蟹人正小心翼翼地把爬满螃蟹的笼网从池塘内提到岸上,而来自陕西渭南的游客王林顺正等着他的“三两”母蟹。“早就听说一河之隔的运城养螃蟹,今天就想过来看看,没想到有不少人和我一样都在等着买螃蟹呢!”王林顺告诉记者,他也是听周围人说现在正是黄河大闸蟹成熟上市的好时节,没想到蟹的品质这么高。
“大闸蟹的品质首先取决于养殖环境,咱们黄河滩的水质优良、水草丰茂、饵料丰富,且气候适宜,为大闸蟹的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养蟹人张程介绍,要出好蟹,须有好水,去年,他发现薛公滩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现有技术和当地村“两委”的支持下,他开启依托黄河规模化养殖“中华绒螯蟹”(俗称“大闸蟹”)之路。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如今的河东大地瓜果飘香、“丰”景如画,各类“特”“优”农产品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力”,一幅农户有收入、村集体有收益、特色农业有规模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