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9-05
人物简介
常进,1938年生,太原清徐人,原名常振寰。自幼喜欢漫画,1957年在太原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发表处女作《一窗之隔,两个季节》。1980年从芮城调至《运城报》任美摄组组长,曾举办过半年漫画函授班,培养了近百名学员,在此基础上举办了“运城地区首届漫画展”并取得成功。1986年调至《山西日报》美术组工作,并将已停刊的《虎刺》漫画版先移《山西晚报》出版,又栽《山西日报》以专栏形式继续为漫画作者提供园地,其间举办了3次全国性的漫画大赛,极大地推动了山西漫画事业的发展。在当时交流方式有限的情况下,他与漫画作者联系的主要手段就是写信。据不完全统计,信件多达4000封,被同仁们称为“炽热的铺路石”。现为中国美协会员,曾任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一届、二届常务理事,山西省美协理事,省漫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出版有《常进漫画集》《走近常进》《常进漫墨》《笔情墨趣》等。2017年10月举办常进从艺60周年庆典,2019年12月在太原美术馆举办“常进漫墨展”。
观棋不语
永远的铺路石
□李二保
今年春节期间,察觉常进老师的身体状况有些下滑,没想到这么快。2024年8月28日,他突然就走了!走完了他人生87岁的历程。接到他儿子的电话,我半天缓不过神来。放下电话,和常进老师40多年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历历在目,我不擅长写,可又有千言万语难以言表。
在全国漫画人的心中,常进老师是一位幽默开朗、童趣无限、乐于助人、终生忠于漫画的漫画大家。
他多年从事报纸漫画编辑工作,利用《运城报》《山西日报》的漫画专栏,不仅繁荣了报纸,而且利用漫画阵地发现漫画新人、扶持新人、培养新人,在山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漫画新人,人称“漫画常家军”。常进老师终生热衷于漫画事业,甘心为漫画人作贡献,妥妥的一个铺路石。
为了当好漫画人的铺路石,他在《运城报》工作时,只要发现有新人投稿,不论水平高低,他都积极鼓励,帮助修改作品,直至达到发表的标准。他常说,发现一个新人,只要积极鼓励,很有可能成为一位未来的漫画家。
为了当好漫画人的铺路石,1983年,他在运城办了个有百十人参加的漫画班。现在仍活跃在中国漫坛的吴元、卫行智、王保真、靳双院等,都是当时漫画班的学员。
为了当好漫画人的铺路石,1985年,常进被调进《山西日报》。为了办好漫画版,他牺牲自己每天的午休时间,给全国各地的漫画家写信约稿、改稿,光给我写的信,就能装好几个档案袋。1997年在北京定福庄的一个漫画交流会上,一群漫画作者私下里评比漫画好编辑,异口同声地给予常进老师极高的评价。
常进老师走了,铺路石精神还在,我们要弘扬常老师的铺路石精神,不冷落老的,不委屈小的,在新的形势下为漫画人开辟新的出路,把山西的漫画事业做好、做扎实。
(作者系中国新闻漫画学会水墨漫画研究院院长、山西省漫画学会会长)
岁月
真诚点亮追梦人
——常老师扶我走上漫画创作路
□记者 卫行智
8月30日,惊闻常进老师仙逝,我悲痛万分,眼泪夺眶而出……
翻开记忆的相册,常进老师那些曾经扶我走上漫画创作道路的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让我不禁陷入对往昔的深深怀念。
1984年年初,在我人生迷茫之际,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运城市文化馆(现盐湖区文化馆)橱窗里看到常进老师的漫画展。一幅幅构思巧妙、制作精美的漫画吸引了我,同时也激起了我浓厚的兴趣,如《观棋不语》《剧场之花》《摇钱树》《揩油记》等作品,均是常老师当时的精品力作。得知常进老师在《运城报》美术组工作,我就斗胆画了一幅漫画寄给常进老师。很快就收到了常进老师的回信,在回信的原画稿上,常进老师批注了评语,并鼓励我要“多看、多思、多画”。从此,我与常进老师开始了漫长的书信往来。投稿、退稿,再投稿、再退稿,周而复始,每次的退稿都附有常进老师饱含深情的鼓励话语。就在我快要失去投稿信心时,我的处女作《——我就爱走这个门》经过常老师的加工后,刊登在1985年1月26日的《运城报》漫画之窗上,从此开启了我的漫画创作之路。同年我参加了常进老师举办的“漫画函授班”,经过综合性、系统性的漫画创作知识学习,半年后我以优异的成绩结业,还被评为优秀学员。次年4月,在常进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的3幅作品入展“运城地区首届漫画展”,其中,《天旱雨涝不均匀》作品获得优秀奖。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与常进老师结为良师益友,我的漫画创作也因此进步很快,作品频频见诸报端。常进老师爱生如子,对我的漫画创作关爱有加,我尊称常进老师为恩师,视为长辈。
1986年,常进老师调至《山西日报》美术组工作,又在《山西日报》上开辟了漫画专栏,且一如既往地鼓励我为该漫画专栏投稿。这一时期,我的佳作不断,见报率极高,受到漫画界的关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为了让我在漫画创作上进入快车道,常进老师还向《中国漫画》《漫画月刊》力荐我的漫画作品。作品《找口》《天旱雨涝不均匀》均发表在《漫画月刊》上;作品《战争与和平》等作品发表在《中国漫画》上。1987年3月至6月,《山西日报》举办首届全国漫画大赛,我的作品《久而久之》获得三等奖。1988年10月至12月,经常进老师的举荐,我有幸来到《山西日报》美术组深造,零距离向常进老师学习漫画创作。此次学习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创作漫画的决心。当年11月,我的两幅作品《相依为命》《我帮爷爷取扇子》入围《山西日报》举办的“恒泰杯”新闻漫画大赛。1995年5月至10月,《山西日报》举办第三次全国漫画大赛,我的作品《人·股票·工程》获得“周林频谱杯”漫画大赛三等奖。
1996年我从运城市种子公司(现盐湖区种子管理站)招聘到《运城报》美术组任美编,与当时美术组的裴川石、靳双院两位同事共同编辑出版《大众漫画》报。至此,我也正式走向漫画创作的专业之路。
如今,我在漫画创作的道路上已有了一点点成绩,而这些成绩正是常进老师辛勤浇灌的结果。
2017年是常进老师从艺六十周年暨八十寿辰,我代表运城漫画学会和本人,向老师赠送了一幅4尺大小的《香溢四海 墨韵千秋》水墨牡丹图,一是向老师表示谢意;二是敬仰老师德艺双馨;三是祝福老师幸福长寿。如今泰山梁木,老师的“漫画精品”光耀乾坤,“炽热的铺路石”美名与天地长存。
静以修身
人间不能无此君
五味人生
容忍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记忆不会凋零
□段志勤
惊悉著名漫画家常进先生去世,心痛莫名,昔日与常老从神交到师友的一路过往不断浮现脑海,恍惚迷离。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在运城读高中时就喜欢漫画创作,当时我已有作品陆续发表在各地报刊。在收到的样报中,我经常能见到常进先生的漫画作品,常老的作品成熟睿智、构思巧妙、画技精湛,我特别敬仰,了解到常老就在《运城报》当美编,便有了拜访求教之意。当时常老已是我省著名漫画家,当我心怀忐忑冒昧前去拜访时,方知常老已于86年调至《山西日报》从事美编工作,未能如愿。
20世纪9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分配至运城幼师任美术老师,教学之余,我的漫画创作一直没有间断。当时《大众漫画》报编辑靳双院先生约我将漫画作品《沙眼》改画成彩色漫画并发表,在1999年山西新闻奖评选中,该作品有幸被评为一等奖。随后该作品又发表在《山西日报》2000年6月11日美术副刊,时任《山西日报》美编的常老专门写了一篇赏析文章,文章介绍了我并评价了这幅作品的新闻性、艺术性和社会效果,说这是我国近年来反映环保方面的漫画佳作。我心存感恩,冒昧给常老写信以示感谢,常老回寄我一本他的漫画作品集并鼓励我多向生活学习、多在人生体验中感悟。此后,我与常老偶有书信来往,神交数十载,都未有机会谋面。
2020年,常老主编的《山西漫画回眸》出版,此书堪称山西漫画史集文献,有着十分珍贵的学术研究价值。此书重要的编撰人员有时任山西漫画学会会长的李二保老师和秘书长刘伟,刘伟兄约我提供了个人创作信息,最终我的几幅代表作品及简介有幸收入此书。此书编撰时常老已是八十岁高龄,呕心沥血历时两年,为山西漫画史集的面世注入了大量心血,虽体力不支却乐此不疲。
想起5年前常老八十寿辰之日,我随卫行智、靳双院、许创哲等几位运城漫画家专程奔赴太原给常老拜寿,分别敬赠了贺寿作品,常老非常开心,一一和大家拥抱。常老握住我的手笑着说,我们神交已久,已是忘年交了,一时令我诚惶诚恐。
常老为人低调、生活简朴,仅有几十平方米的家中,没有豪华摆设,墙面上挂满了他的漫画人生。狭小的居室淡尽俗世的浮华,满屋洋溢的睿智倒显得室内豁达而宽广。常老反复叮咛,寿辰不收礼金、不摆排场,仅略备薄酒以谢大家,其宽厚待人、处世高洁的人品可见一斑。
前几年,常老作为评委参加在运城举办的一次全国漫画大赛,我和《大众漫画》版编辑卫行智前去酒店看望常老,老人家明显苍老了许多,表示以后不方便再参加外界活动,勉励我们时的恳切语重心长,像是一次庄重的嘱托。告别时,常老送给我们每人一幅他的漫画原作,说是给我们留个念想,怎承想此次拜见竟成了永别。
常老是山西漫画的铺路石,他乐意发现漫画新人和扶持新人,为山西培养了大批漫画人才。而今,常老驾鹤西去,“常家军”感恩之念无以言表。近几日的山西漫画学会微信群里,山西漫画家们纷纷为常老画像以示哀思,吾辈唯以常老留世的高洁人品为楷模,涵养修行。
(作者系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主任)
手 术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