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9-03
“我叫王存保,今年95岁了,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和战友们英勇战斗,曾打掉多架美军飞机……”
面对镜头,缓缓而谈的老人叫王存保,芮城人。回忆起曾经的战斗岁月,老人激动而自豪。
这是运城市政协常委、北京小二星梦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导演郭宏伟拍摄全市老兵的一个片段。
郭宏伟(右)与老兵对话
自去年7月以来,郭宏伟便投入记录运城老兵的摄制工作中。他拍摄的对象,主要是我市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或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这样的老兵在我市有400多位,遍布13个县(市、区)。他们都很年长,年龄最小的89岁,最大的103岁了。聆听老兵铿锵故事、定格老兵峥嵘岁月,郭宏伟想给这些老兵留下最美的瞬间。
一年多来,在全市政协、全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及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等大力支持下,郭宏伟深入各县(市、区),走访拍摄这些老兵。老兵的故事、老兵的荣誉、老兵的精神、老兵的家风……犹如一道道光芒穿透历史的云烟,熠熠生辉。
老兵用过的水杯
老兵们虽已是耄耋之年,但大部分都精神矍铄、声音洪亮。一张张饱经沧桑的面孔、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过往……老兵的热血再次沸腾,年轻一代则深受震撼。
王存保的孙子王森坦言,听爷爷讲战斗的故事,无法想象他们当时有多艰难,但他们坚持下来、坚守住了。这种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要传承弘扬,更要把这份感动化作行动,为国家、为社会多作贡献。
“受父亲影响,我和儿子也都当过兵。”夏县老兵刘康娃的儿子刘中命说,“一家三代,接续从军,我们全家都为此感到光荣。”
老兵精神不仅激励着后辈积极向上,更给了郭宏伟极大的动能。“相较于老兵遇到的困难,咱这困难就不是个事儿。”他说,“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件事情做成,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红色精神。”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前期的拍摄工作已告一段落,郭宏伟掌握的有关这些老兵的影像资料十分丰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用什么方式去呈现这些珍贵的影像素材。
老兵的奖章等物品
郭宏伟有着自己的计划:制作一部纪录片,让老兵光辉永存;根据老兵收藏的奖章、证书及使用过的物品,出版专辑画册;剪辑短视频,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老兵,学习老兵精神;筹划老兵博物馆,给人们追寻老兵足迹提供一个好去处。
保家卫国,豪气干云。光影帧帧,致敬老兵。
记者 景斌
记者手记
听了郭宏伟讲述的老兵故事,想起电影《长津湖》中的一句台词,“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他们不再打仗”。
一时泪目。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试想这几场战争,哪一场没有流血牺牲,哪一场没有生离死别,哪一场没有以身殉国。正是这千千万万老兵抛头颅洒热血、舍小家为大家,才有了新中国,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饮水思源,缘木思本。越是过得美好,越要感恩老兵,社会各界要主动关心关爱老兵,让他们好好享受这新时代的如画江山。
对于后来者,一方面要铭记他们的奉献,将红色精神代代传承、发扬光大;一方面要将这份感激之情转化为奋进力量,踔厉勇进。
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盛大时刻,让我们红心向党、致敬老兵,阔步新程、再铸辉煌!
记者 景斌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