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路径的新探索

李云峰《绛州澄泥砚》新书分享会举办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4-08-27

本报讯(记者 杨颖琦)方寸砚台,承载千年。8月25日上午,《绛州澄泥砚》新书分享会在运城宾馆举办,著名作家、运城市作家协会原主席李云峰和国家级非遗绛州澄泥砚传承人蔺涛、蔺霄麟及来自运城13个县(市、区)120余名作家代表参加了本次新书分享会。会上3位嘉宾围绕《绛州澄泥砚》的前世今生分享和交流,共同探讨传统文化背后手艺人的技艺传承,以及当下非遗文化传播的路径新探索。此次活动汇集了非遗文化传承人、河东本土作家和传统文化爱好者,成为文化运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李云峰《绛州澄泥砚》新书分享会现场。高新生 摄

《绛州澄泥砚》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22万字,内容以绛州澄泥砚为主角,记述再现了蔺永茂、蔺涛父子二人通过6年精研和实践,让失传三百多年的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绛州澄泥砚重新华彩面世。该书生动讲述了蔺永茂、蔺涛带领绛州澄泥砚研制团队,开拓市场,最后成为文化产业转型发展引领者的非凡历程。

新书分享会上,作者李云峰和非遗传承人蔺涛、蔺霄麟父子作为对谈嘉宾,与读者分享了《绛州澄泥砚》筹划、采访、架构、编写的初衷和过程。在过去几年里,李云峰多次采访,深度挖掘,打捞细节,用全面、精练的笔触记录了蔺家三代挖掘、守护和传承绛州澄泥砚的艰辛历程,让读者真切感受到非遗制作与传承的不易。李云峰期望通过图书的出版和推广,唤起更多人对绛州澄泥砚的关注和珍视,让人们在品味书香的同时,亦能领略到运城非遗的深厚魅力。

对于作家而言,故乡是刻在身体的印记,书写故乡是每位作家的理想和追求。运城自古人文荟萃,被这方文化厚土滋养的河东作家致力于用自己的笔,深耕河东文化,书写河东故事。

在新书分享会上,李云峰还向读者和作家代表分享了他的写作经验。他说:“地域文化是每一位生活在其中的作家得天独厚的创作源泉,就看你怎么认知、如何取材、如何表达。河东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我们作为本土作家有责任、有义务,挖深、挖透河东文化资源。还要树立精品意识,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写出代表河东的文学精品。”

当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绛州澄泥砚二代传承人蔺涛,绛州澄泥砚第三代传承人蔺霄麟讲述了绛州澄泥砚面世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与现代的华彩传承。从汾河的一抔土,到细腻盈润的砚坯,从精心的手工雕刻,到盘窑、装窑、烧窑、出窑,作为中国历史四大名砚、“山西三宝”之一的绛州澄泥砚以纯手工和柴火、土砖窑烧造的古法工艺,锻造了不可替代的名砚品质。在现场,大家对蔺氏三代人30多年的坚守和传承精神深表感佩。

与会人员还近距离观看、体验了新绛非遗文化,从“一县一砚”系列绛州澄泥砚到木版年画,从绛州毛笔到现场书法,一系列精彩展示为现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