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8-27
记者 王捷
“墨用砚台和普通的碗碟有什么区别?”“上墨拓印时需要注意什么?”“这些笔都是拿什么制作的?”……在新书分享会现场,绛州澄泥砚、绛州木版年画、绛州毛笔等新绛非遗技艺吸引了众人目光。
新绛非遗展示 记者 茹雅 摄
山西绛州澄泥砚研制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张迎利介绍,此次他们带来了运城13县(市、区)“一县一砚”系列作品及获得联合国奖项的作品。尤其是“一县一砚”,前来了解自己家乡文化砚的人络绎不绝。自2010年开始,他们不断挖掘我市各自的历史、人文、政治、经济等亮点,针对其亮点设计制作特色文化砚,“我们也希望以砚台的形式,把这些文化、建筑等记录下来、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这一方砚台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她说。
“上墨时手腕发力,拓印也要把握好力度……”省级非遗传承人蔺吉祥现场制作的绛州木版年画关公系列作品,同样吸引了大家,有的还直接上手体验了一把非遗技艺。大家对刻画细腻、惟妙惟肖的木版年画多了一份认识和喜爱。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绛州毛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于永杰也在细致地解答大家关于毛笔材料、制作工艺、创新理念等方面的问题。看到大家都非常关注这一手工工艺,他很高兴,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绛笔制作,了解新绛丰富的非遗技艺。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