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8-24
□杨红义 杨琳
“一点诚心平似水,十分生意稳如山”,风陵渡东风食品厂展厅大门上的这副对联,是刘桂元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诚心”是大德,是以“崇文、厚德、敬业、拓新”为内容的“运城精神”的重中之重,是运城软实力最好的背书。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纵览古今中外,“道德”是永恒的话题。2000多年前,中国的先秦儒家学说中就有“以义取利”“义利相济”的深刻阐述。200多年前,英国哲学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一书说:“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更是新时代对民营企业家的希望和要求,必将成为新征程上激励民营企业家脚踏实地、建功立业的精神动力和信念。“有责有义有爱”的企业家,也必将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运城是虞舜故里,舜帝“德圣孝祖”的千古佳话有口皆碑、万世敬仰;运城是关公故里,“忠义仁勇”的关公精神彪炳日月、浩气长存。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无数先贤的垂范光前裕后,深入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成为广大市民最深沉的追求、最崇尚的“大德”。无比厚重的文化润泽,也激励着高举道德旗帜的运城人薪火相传、代代相继,成为河东大地无比鲜活的精神地标,刘桂元就是其中一位。带领面临失业的工友们闯荡市场,31年不舍不弃,是永远的“车间主任”;31年心无旁骛、砥砺创新,坚守“老点心”,“不求大富大贵”;不设专职的门卫、“闲差”,以成本最低化、利润最小化换取市场“福报”,“满满一桶才40元”——刘桂元用坚实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大责”。待同行“冤家”如“亲家”,不计代价雪中送炭,“扶上马送一程”;与厂里合伙人苏自强同心同德,搭伙31年团结如一人;担纲“风陵渡黄河水上救援队指挥部”,积极为各类协会慷慨解囊出钱出力——刘桂元用满满的诚意诠释了什么是“大义”。从不以“刘总”自居,待职工如手足,生老病死牵挂于心,是永远的“大叔”;待乡亲如兄弟,当红娘当司仪不怕麻烦一副古道热肠;处处留心帮乡亲们调产致富,被誉为企业所在村的“编外居民组”——刘桂元用深沉的付出诠释了什么是“大爱”。
时代呼唤道德,社会需要“好人”。这契约,那契约,都仅仅是向下约束的“底线”,都不如刘桂元所践行的“高线”——道德,才是最好的背书!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刘桂元”可信、“刘桂元”可敬、“刘桂元”可学。一个礼遇“好人”的社会,必将惠风和畅;一个尊崇道德的族群,必将热力充盈。道德,应该成为企业家乃至每一位普通公民立身立业最好的背书。学习刘桂元,就是要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再上新台阶,构建更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式现代化运城实践汇聚澎湃动能、提供强大引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