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8-15
□李纯厚
读书可以求知解惑,启迪心智;读书可以陶冶情志,延年益寿;读书可以使大脑更活跃,精神更加丰富。南宋大理学家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这个道理。
读书贵在“今”。革命领袖李大钊说:“我以为时间最宝贵的就是‘今”,而最容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它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它宝贵。”所以读书贵惜时,机会莫蹉跎。
怎样把握读书的机会,明陈继儒在他的《小窗幽记》里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夜者日之余,雨者月之余,冬者岁之余。当此三余,人事稍疏,正可一意学问。”
夜阑之际,繁星点点,皓月当空,明河在天,此刻鸟栖人静,更是秉烛夜读的好时候。没有杂事的缠绕,没有工作的羁绊,静静地徜徉在诗山书海中,沉浸在书香里,跨越历史的长河、时空的隧道,沐浴于秦汉风月,沉醉于唐宋古韵。情不自禁地低吟浅咏起来。不知不觉鸡鸣报晓,晨曦已悄然播撒窗轩,正是“读书闭阁人罕识,明月夜照声琅琅”。
司马光说“细雨寒窗宜独坐”,而雨天独坐正是一月中读书的好时间。窗外细雨淅淅,室内安静温馨,清茶一杯,诗书一卷,茶香墨香,沁人心肺,使你忘却一切烦恼,让你的思绪不断扩展开来,透过窗纱,思绪飞向广阔的天宇。你仿佛与李白游览江河大川,感触杜翁忧国忧民的情怀,陪乐天体察人间的冷暖,伴王维领略大自然的田园风光,更被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感动,而不由自主地轻吟着《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有人把读书用在“一年之计在于春”,但陈老先生把读书时光放在冬季更为合适。有道是秋收冬藏。冬季,人事纷扰相对少些,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来读书,可选择一些大块头书,如《史记》《资治通鉴》《汉书》及古今中外一些经典名著。博学强记,扩大自己的知识层面,便于平时应用自如,信手拈来。莫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悔之晚矣。
韶华过驹,人生苦短。陶渊明说:“盛年不重来,一日再难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吾今已是:白发无情侵老境。当发扬“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奋斗精神,抓紧时间多读书,读好书,细推敲,勤耕耘,绘晚霞,献余晖。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