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8-13
运城市地处黄河中游,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物遗存丰厚,文化特色鲜明,拥有10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名,有“国宝第一市 天下好运城”之称。
想领略古建筑的独特魅力,来运城就对了。今天,小编带大家坐上“时光机”,一起感受唐代遗存的绝世风华!
广仁王庙
广仁王庙位于芮城县城北4公里的中龙泉村土岗上。庙内供奉水神,封号广仁王,故称广仁王庙,因庙前原有五龙泉涌出,又称五龙庙。
广仁王庙是现存最早的道教建筑,也是仅存的四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之一,弥足珍贵。其正殿为唐代建筑,创建于唐大和六年(832年),面宽五间,进深三椽,单檐歇山顶,屋顶坡度平缓,整个建筑结构简练,古朴雄浑,彰显了唐代高超的建筑架构技艺和典型风格。
泛舟禅师塔
泛舟禅师塔位于盐湖区寺北村,历经千年的亭阁式名塔,建造于唐贞元年间。该塔坐北朝南,圆形单层,通体砖砌,占地约26平方米,通高10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每部分高度约占整体建筑的三分之一。
橘红色的烧砖层层叠砌,雕刻工艺十分精致,总体高低错落,主次分明,从上都下无不凸显出唐朝建筑对色彩及工艺的极致追求。
泛舟禅师塔为我国唐代单层圆形砖塔中的孤例,被载入《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有十分珍贵的学术研究价值。
智通禅师墓塔
唐智通禅师墓塔位于永济市中条山上的栖岩寺塔林。其底部圆形,顶部叠涩收顶,做工精巧,雕刻细致。塔檐上装饰的砖雕菱角牙子、十二层砖叠涩出挑的构建、塔刹的露盘及上面雕刻的山花蕉叶、覆钵、仰覆莲,无不构思奇妙、技术精湛、雕刻精美,是唐代禅师墓塔的代表之作。
《栖岩寺智通禅师塔铭》高一尺六寸二分,宽二尺三寸四分,二十七行,行十八字至二十三字不等,行书,记载了唐朝栖岩寺智通禅师的功德。启功先生在《栖岩寺智通禅师塔铭》帖后跋评价此帖:“天真烂漫,寓古淡于遒媚,足以上逼山阴、下启米老。结体妙有三分不妥处,而疏隽之趣,正在其中,方之他刻,惟有温泉铭合与同参耳。”
开元铁牛
开元铁牛位于永济市城西15公里的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中,铸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铁牛每尊长约3米,宽约1.3米,高约1.9米,牛尾后有横轴,以系浮桥,是为维系秦晋交通而铸,故俗称“黄河大铁牛”。
铁牛造型栩栩如生,富有神韵,锻造工艺精细,体型庞大,非常壮观,是世界桥梁史上的传世之宝,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独特发明。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评价开元铁牛:“浮桥地锚中,以浦津桥铁牛锚最为著名。”
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供稿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