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位置:主动脉 直径:100毫米

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妙手拆弹”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8-08

患者患咳嗽、胸闷、气短困扰多年,被诊断为主动脉根瘤样扩张。这颗“炸弹”面积惊人,且在体内随时会爆炸。生死绝境面前,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团队挑战“天花板”技术:主动脉替换+主动脉瓣成形手术,为患者寻求“心”希望。

惊险故事的主人公是47岁的宋阿姨(化名),她长期被咳嗽、胸闷、气短、心悸所困扰。外地求医后,被诊断为主动脉根瘤样扩张,且瘤体直径达到惊人的100毫米,如同体内的一颗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危及生命。

面对这一情况,患者与家人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回到家乡运城,将生的希望寄托在运城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团队上。

看到如此棘手的病情,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立即启动病例大讨论。经过反复论证,团队制订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力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手术当天,随着麻醉师缓缓推入全麻药物,心血管外科的“拆弹”行动也正式拉开序幕。没想到的是,手术过程远比预想的更为复杂。开胸的创伤自不必说,更令人揪心的是,术中还发现患者合并患有大动脉炎,这无疑给手术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在术中,医生要建立体外循环系统,暂时替代心脏泵血及肺脏呼吸功能,此时,心脏会停止跳动、肺脏会停止呼吸。然而,宋阿姨的情况能否达到体外循环的转机条件?抗凝药物的剂量会不会导致术后大出血?发生炎性改变的大动脉能否经得住缝合且不渗血?瓣膜质地是否还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问题摆在心血管外科团队的面前时,他们没有退缩,立即在术中调整方案,再难也要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常规情况下,主动脉根瘤样扩张可以直接采用根部全部替换手术,这样既简单又快捷,但考虑到患者年龄,合并大动脉炎的情况,直接换瓣后的“新门”容易出现“不小”的后续问题,例如须终身服药或者将来进行二次开胸手术;冠脉原位移植远期预后的影响;为此,心血管外科团队决定采用更为繁琐的、但最有利于患者长远效果的主动脉替换+主动脉瓣成形手术。

对医生来说,修瓣远比换瓣复杂得多。其手术精度要求之高,堪称瓣膜手术中的巅峰挑战。心脏瓣膜周围环绕着心肌、冠状动脉等重要结构,这些结构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为心脏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术中,医生在保护这些关键结构的同时,要对病变的瓣膜进行修复。他们如同雕塑家般细心雕琢,每一刀、每一线都需精确无误,这不仅要求医生对心脏解剖结构有深入理解,还需要具备在狭小空间内操作的高超技艺。任何微小的失误或偏差,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阻断主动脉近端血流、切除主动脉根部瘤体、修复自体瓣膜、切除钙化部分、加固瓣膜结构……寥寥几笔记录的背后,是心血管外科团队紧张而漫长的奋战。经过他们默契配合、精准操作,终于在经过7个多小时的努力后,顺利结束手术。目前,宋阿姨身体恢复良好,已经出院。 记者 王耀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