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8-01
□记者 范楚乔 郝丽莎 文图
农村困难残疾人助残帮扶资金是帮助残疾人实现稳定增收的启动资金。今年以来,稷山县残联按照省、市残联相关工作要求,结合稷山县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十四五”助残帮扶项目,精准帮扶该县30户农村困难残疾人家庭稳定增收。
用心经营烘焙店
稷山县享受到帮扶政策的残疾人家庭中,有种植户、养殖户、按摩从业人员,还有麻花作坊、烘焙店经营者。助残帮扶项目为他们的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补助,增强了发展动能。
帮扶项目为小店注入“活水”
“残联不仅给我儿子牵红线找到了另一半,还给家里的烘焙店送来了技术和物资,让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创业也更有信心了!”残疾人乔先生的父亲说。
辛勤创业实现人生价值
“开间温暖的小店 遇见温暖的人”,这是记者在稷山县铭悦坊烘焙店内看到的一句话,配上太阳、爱心、小盆栽等元素,更显温馨。
店主乔先生和爱人小云都有听力、言语障碍。多年前,乔先生学习了烘焙技术,在烘焙店里打工积累了不少经验,有了一门谋生的手艺。之后,在稷山县残联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乔先生认识了小云,两个有缘人组建了家庭。
去年下半年,在残联的帮助和家人的支持下,铭悦坊烘焙店开始营业,小两口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平时,他们会通过文字、手势和顾客交流,乔先生的父亲会帮他们接电话、处理线上订单,其他家人有空也会到店帮忙。
“我们按照项目申请、审批流程,对乡镇残联上报的材料进行复审,确定帮扶对象,乔先生就是其中一户。”稷山县残联相关负责人说。
近一年时间,小店的生意慢慢步入正轨,积累了一定客源。乔先生和爱人用心经营,以笑容和真诚为顾客送去甜蜜。助残帮扶项目的实施,也为小店的下一步发展及时注入了“活水”。
精准帮扶让创业更有信心
7月8日,稷山县残联组织开展2024年助残帮扶项目培训班,30名残疾人、残疾人家属参加。
为期6天的培训中,学员们有针对性地学习了农作物基础知识,玉米和小麦的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畜牧养殖、常见动物疫病基础知识,以及按摩、面点技术的入门指导等。
专业指导提高烘焙技能
学员们表示,一定用好残联提供的学习平台,努力提高自身种植、养殖技术水平和相关技能水平,学以致用,切实提高自我发展和创收、增收能力。
针对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稷山县残联采取了相应的帮扶措施。以乔先生的烘焙店为例,残联对其帮扶主要包括技术培训和物资帮扶两个方面,资金共计6000元。残联邀请专业烘焙师3次到店进行技术指导,并为乔先生报销购买物品的相关费用,帮助他们提高烘焙技能、减轻创业压力。
“孩子有手艺,也成了家,开个店就有了稳定的事干,家里人也更放心、安心。通过技术培训,店里的甜点更美味、多样,一定能吸引更多顾客光顾。我们垫资购买的面包粉、蛋糕盒、奶油、模具等,残联也按规定报销了,真正帮到了我们家。”乔先生的父亲说,党和政府的帮扶,让他家孩子各方面都有了变化,他们的小日子过好了,大家庭也更幸福。
参加文体活动、学技术、开门店……虽然他们听不到声音、不能用语言表达,但家人的守护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残联的关爱和帮扶,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惠残政策送到他们身边。他们不等不靠、自立自强,用心经营小店,努力融入社会,用双手创造价值,在辛勤付出中收获幸福。
“项目完成后,我们还会进行跟踪服务,帮受助对象解决实际困难,让残疾人切实在惠残政策中受益,让助残帮扶项目有效实现帮扶功能。”稷山县残联相关负责人说。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