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7-22
□记者 祁克宁 见习记者 樊慧敏
城市防汛排涝事关重大民生。眼下已进入“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特别是极端短时强降雨天气,给城市防汛排涝工作带来压力和挑战。7月17日,中心城区遭遇短时强降雨天气,总降雨量达70毫米,突破同期历史极值,城市部分低洼路段出现积水。为此,中心城区各相关单位全面动员、迅速行动,借助各类防汛排涝设备助排,消除城市道路积水,确保城市道路恢复正常通行。
按照城市防汛指挥部的统一调度,市应急管理局迅速出动专业救援人员,赶赴相关点位进行应急处突。在中心城区学苑路华林逸墅小区附近积水路段,该局的新装备“龙吸水”,不仅技术含量高,而且实用效果好。
所谓的“龙吸水”,就是近年来该局新配备的“龙吸水”3000后双桥远程控制子母式大流量排水抢险车。整个抢险车由母车(厢体车)与子车(移动排水泵站)构成。整车体积小、重量轻,一般低矮环境均能通过。其中,子车(移动排水泵站)主要负责抽排水作业,是一台完整的橡胶履带式排水泵站,采用遥控操作,机动灵活,为自行式液压控制,可爬35度坡道或楼梯。
“龙吸水” 记者 朱超逸丁 摄
整个排水抢险系统动力来源于柴油发动机,通过油管快速接头,迅速与母车(厢体车)连接,形成抽排水能力,作业最远距离达50米,可实现每小时3000立方米的排水量。而“龙吸水”的最大优势是在积水较为严重时,可直接插入积水点的最深处进行排水作业。
城市应急防汛排涝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来,市城市管理局排水服务中心对下穿桥及其他关键点位提排泵站的设备进行更新升级,提升泵站提排能力的同时全部实现智能自动化。此外,该中心还配备了新型移动抢险泵、发电抢险车及排水抢险车,快速高效应对城市易积水路段的除水工作。
中心城区现有7个提排泵站。在应对7月17日的强降雨过程中,7个泵站全部满负荷安全运行。该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两年,他们先后对7个泵站进行升级。其中,今年提升完工圣惠路泵站,其提排能力由原来的每小时5400立方米提升至每小时16200立方米;去年下穿桥解放路泵站提升后,提排能力由以前的每小时900立方米提升到每小时1900立方米。
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泵站的提排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泵站还全部实现了全自动化,可自行根据道路水位情况,自动启动相应的泵站进行抽排。此外,为应对一些突发易积水点,他们还采购了移动发电泵车和移动水泵,便于快速高效抢险除涝。
科技为城市应急排涝赋能。随着一些新型排涝器械的配备,我市的防汛排涝应急处突能力也在提升。未来,更多的新设备会陆续投入使用,外加城市雨污分流改造、城市水系疏通治理等工程的持续实施,我市的防汛排涝能力将不断得到强化,城市的韧性将更强。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