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7-20
□李潇
我国作为传统农耕大国,自古以来都对和农事息息相关的降雨倍加关注。古人还曾根据甲子日是否降雨,来预卜天兆人事。《朝野佥载》记载:“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头生耳。冬雨甲子,牛羊冻死。鹊巢下地,其年大水。”特定节日的降雨情况,成为预卜庄稼丰歉的依据。如在江南乡间,人们在清明节折柳枝插在门上,根据柳叶的荣枯,来判断一年内的雨水是否充盈,“檐头插柳青,农人休望晴”。
有趣的是,意大利的一些地区也有类似的风俗,不过他们是用洋葱来占卜一年中的雨水情况。人们在冬天将洋葱剥出12瓣,代表各个月份,分别撒一点盐,在室外放置一夜。第二天查看每瓣洋葱的情况,如果代表某个月的这瓣洋葱里渗出了水,就说明这个月降雨较多,如果盐粒仍然明显,就说明对应的月份较为干燥。
为了预判是否下雨,常见的动物也成了人们的观察对象。除了常见的燕子低飞、蚂蚁搬家,还有“鹳仰鸣则晴,俯鸣则雨”“鸦叫早,主雨多”“猫儿吃青草,主雨”等谚语。古人认为斑鸠呼啼能降雨,为它取别名“唤雨鸠”,还总结了“天将雨,鸠逐妇”的规律:如果雄斑鸠鸣叫,雌斑鸠没有应声,就是雄斑鸠在“逐妇”,说明会下雨。而如果雌斑鸠回应了雄斑鸠的叫声,叫作“呼妇”,预示将会天晴。欧阳修在诗中写道:“天雨止,鸠呼妇归鸣且喜。”
各地还有一些与下雨有关的特定日期,成为约定俗成的地方节日。苏州阳山曾有“白龙探母”的传说,相传在东晋年间,当地有姓缪女子生下白龙,后来人们修建“龙母庙”以表纪念。每年农历三月十八被称为白龙省母日,如果下雨,就说明白龙来过此地,秋天会有好收成。农历四月十二是苏州的“蛇王生日”,在葑门外捕蛙的人常去蛇王庙祭献,当地认为如果蛇王生日当天下雨,会导致小麦歉收。不少地方还流传着“关王磨刀雨”的说法,认为农历五月十三和九月十三如果下雨,就是关公显圣,能够保佑人们平安。江浙一带称农历五月二十为“分龙日”,这一名称和“分龙雨”有关,实际就是夏季常见的对流雨,相隔不远的地方往往晴雨各异。古人以为,这种“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现象是分管不同区域的龙导致的,称之为“分龙雨”。分龙日的第二天如果能下雨,被农民视为吉兆:“二十分龙廿一雨,石头缝里都是米。”
下雨虽好,但雨水过多也会影响庄稼生长和收获,民间还有自制“扫晴娘”祈盼天晴的做法。通常是用纸剪成一个女人的形状,也有的地方是用秸秆扎成人形,有时还会为它贴上红绿纸做的衣服,手里拿一个小扫帚,挂在屋檐下,让它随风摇晃,认为这样就可以把阴云扫走。元人有诗描述扫晴娘的造型:“卷袖褰裳手持帚,挂向阴空便摇手”“淡妆乌鬓绿衣衫,一线高悬舞画檐”。 (《今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