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6-19
嘉宾王水成:全国食疗养生大会高级顾问,国家一级健康管理师。
常言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说,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是有利于改正缺点。苦的药材究竟有哪些好处?
【问】生活中,我们吃到的药大多数都是苦的,故良药苦口成为大家的共识,以为只要是药都是苦的。说到良药苦口我们都会想到中药,大部分的中药确实很苦难以下咽,但却有利于治病,有些中药材甚至可以用来泡水喝或放入食材中,不同气味的药材有哪些功效呢?
【答】“良药苦口利于病”意思是良药虽然苦,却有利于治疗疾病。但事实上,就中药而言,有五种味道,即辛、甘、酸、苦、咸,只是以苦味药居多而已,一剂方药煎熬后,苦味总能掩盖其他气味。通常来说,中药的气味不同,就有了不同的功效。
酸味 酸能收敛。比如,五味子可以敛汗、止自汗盗汗,可以敛心而平悸动,可以敛肺气而定咳喘,可以敛气生津而止口渴,可以敛精固脱,涩肠止泻。
辛味 辛能行散。比如,麻黄可以解表散寒,如遇外感风寒而发烧头痛,只要及时治疗,一剂麻黄汤就可以令全身毛孔打开,风寒随大汗而出,病立愈。
甘味 甘能补益。比如,黄芪可以提升气机,是常用的补气良药之一。当归善于活血养血,自古就是妇科之要药。十全大补丸里若少了黄芪和当归,就不十全十美了。
咸味 咸能软坚。比如,肉苁蓉的软坚作用可以通便,从而治疗便秘。
苦味 良药苦口,我们主要还是来说说苦味药。中医说,苦能清泄,故有清热解毒、燥湿、泻火、降气、通便的作用。
比如,再熟悉不过的黄芩、黄连和黄柏,都是大苦大寒的中药,可以清热燥湿,但功效不同。黄芩主要清肺火,黄连主要清心和肠胃之火,而黄柏主要清人体下部的湿热。大多数人的内热不止于某个脏腑,于是这“三黄”就并肩作战,就有了有名的“三黄泻心汤”(中成药即“三黄片”)。黄芩、黄连和黄柏几味药的组合,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用于治疗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秘等症。
再比如苦参,它大概是中药里最苦的,都说黄连苦,但苦参比黄连还要苦上十倍都不止,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效果,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湿疹、皮肤瘙痒、疥癣麻风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人们喜欢使用苦味药,甚至有些人一有头痛脑热,就给自己诊断是“上火了”“热重了”,长期用这一类中药来清热降火。但是,苦寒药使用多了,会损伤脾胃的阳气,从而导致脾失运化、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胃肠功能失调等。所以,用苦味药还需要辨证使用,脾胃本就虚弱的人应慎用大苦大寒的中药。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