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6-07
记者 祁克宁 见习记者 樊慧敏
随着夏意渐浓,天气慢慢变热,早晨和傍晚时分,在市区各大公园里骑行、跑步的市民越来越多。留心观察,会发现这些沉浸在运动中的市民,大多都配备了专业的装备,公路车、骑行服、运动服、跑鞋等,不仅提升了健身爱好者的运动体验,也反映了广大市民日益更新的健康消费理念。
合理的健康消费,不仅能提高运动健身的舒适度,还能激发长久坚持的动力和热情。在户外骑行、跑步,当有了一定的健康消费投入,才能使运动坚持得更久,所获得的健康收益也会更多。
市民李女士是一名忠实的骑行爱好者。用她的话说,自从入了骑行这个“坑”,就再也出不去了。曾长期在电脑前久坐的她,发现自己年纪轻轻就有了许多“职业病”,整个人看起来也很憔悴。偶然间刷到几个关于女生骑行的短视频,那种自由洒脱的状态深深地吸引了她。于是,她决定在休息时间骑车,放松自我。
去实体店多次体验后,李女士最终花2000多元买了一辆公路自行车。“当时挑了好久,最后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选择了一辆适合自己的自行车,这也算是我的一笔健康投资了。”李女士说。
为了使骑行过程更舒适,李女士像许多短视频博主一样,置办了不少骑行装备,比如头盔、运动手表、骑行服、骑行手套、风镜、防晒面罩等。考虑到长途骑行和夜骑等需要,她又为爱车安装了水杯架、手机架、前后灯等。
“装备配备齐全后,出门骑行就安心多了。早晨上班前或者下午下班后,骑车在市区转一转、兜兜风,心情舒畅了,身体也健康了,这钱花得很值。”说起自己的骑行路线,李女士对市区禹都公园情有独钟,“我几乎每周都要去禹都公园骑行几次,吹着风,看看公园的美景,顿时烦恼全无。”
有人运动是为了放松,有人则是为了塑形。
市民刘先生曾一度为自己的身材所苦恼,多次节食减肥失败后,他决定开始跑步。从他开始跑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3年。直到现在,他的微信头像还是“不瘦30斤不换头像”,而他减掉的已经远远超过了30斤。
谈起各种类型的跑鞋、运动服,刘先生颇有心得:“这3年,我买过不少运动装备,近期终于意识到最好的省钱方法就是一步到位。如果只是一味地图便宜买劣质产品,不仅跑步时体验感不好,没过几天就不能用了,还得再买,这其实是更大的浪费。”
对于刘先生来说,除了跑鞋和运动服,运动手表和运动耳机这两样电子设备也是他跑步时必备的。运动手表可以实时记录跑步时的轨迹、配速、心率及消耗的卡路里等数据,让人对每一次运动心中有数;运动耳机则可以在跑步时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让人得到身心的放松和愉悦。
“有了这些运动装备,我跑步时就更有动力了。刚开始只是为了减肥,现在对跑步越来越上瘾,跑完感觉神清气爽,睡眠质量也高了。”刘先生说。
除了骑行、跑步等户外运动,室内健身房凭借其功能多样的健身器材、专业的健身教练等优势,也赢得了不少市民的喜爱。为了获得专业的健身指导,有些市民还会请私人教练为自己量身制订训练计划,从而使运动更健康、更有效果。
像李女士、刘先生这样愿意为健康投资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在健身过程中结识了无数“骑友”“跑友”,互相安利运动装备,分享运动计划,检验运动效果……就像很多运动达人所说的,运动会上瘾,也会“传染”,不断扩大的运动圈子、不断增加的健康消费,正是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与群众健身热情实现对接的生动体现。未来,随着健康中国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健康消费的行列中,在运动中收获快乐,拥抱健康,畅享美好生活。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