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5-27
□屈吉平
森林在左,雪山在右,上面是蓝天白云,下面有草原牧场,还有金色的阳光、吹得人浑身惬意的风……谁也没想到,一部由散文改编的八集迷你剧《我的阿勒泰》成为现在最热门的影视剧之一。
这部电视剧由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集改编,剧中讲述了生长在新疆阿勒泰的少女李文秀,在城市追求文学梦碰壁后回到牧区,与开小卖部的妈妈及奶奶坚强生活并实现自我和解、寻找生命意义的故事。
这部剧告别横店和绿幕,来到草原深处,山边吹风,林间追梦,让观众阅尽阿勒泰的绝美风光,走近独特的游牧生活。牧民热爱万物、敬畏生命的自然观与平等尊重的文化交往观,传递出宁静又强大的精神内核与生活哲学,温暖了许多观众的心。
在剧中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少年巴太和少女李文秀之间的青春之恋,是一段清澈、清纯乃至青涩的感情,没有“霸总”,也不拜金,这场纯粹的“阿勒泰爱情故事”足以打动每个观众的心。剧中还有祖孙三代之间的天伦之乐,父亲和儿子之间看似“别扭”但其实互相关心的亲情,还有男子汉们之间赛马叼羊的兄弟情谊,女孩子们奔赴舞会的姐妹情感……
在剧中我们看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真情。他们一起吃、一起睡、一起转场、一起放牧,他们的日常生活就是融为一体的。阿勒泰历来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不论是在剧中还是现实,各民族的和谐共生就是阿勒泰的人文底色。哪怕话听不懂又有什么关系?生活依然是那么“丝滑”。一个不起眼的小卖部,就能成为大家的“会客厅”。
在剧中我们看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情。新疆阿勒泰地区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郁郁葱葱的森林、高耸入云的雪山、肆意奔跑的马群,水草丰茂、牛羊肥美……就算是一匹马,也有着如诗般的名字——“踏雪”。电影级镜头如诗如画,结合当地特色的音乐,让观众仿佛能触摸到阿勒泰的风,沐浴到阿勒泰的阳光,听到阿勒泰的河流在唱歌。阿勒泰的美景背后,是我们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答卷。
要展示好这么多真情,就需要创作的真心。在互联网时代,一些作者以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心态写作,出现了一些粗制滥造的文化产品。真心创作、讲述真情的文艺作品,往往以优美的语言魅力和深邃的文化意境,触动读者的心灵。碧野的《天山景物记》,让我向往美丽的天山;李娟的美文,令我向往迷人的阿勒泰。尽管天山、阿勒泰的美景在我心中遥远又神秘,仿佛近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但那就是人们在喧嚣世界里的留白,那一份珍贵的自由,“言有尽而意无穷”。
我们经常去外地旅游观光,但绝不会留住在那里,终将要回到故土继续生活。当在某个身心疲惫、感到孤独的夜晚,也许会想起美丽的山川、广袤的草原、金色的阳光,会想起那个自己心中的“阿勒泰”。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