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5-22
记者 范楚乔
去年5月,一部名为《翻转的手心》的公益助残纪录片温情上映。这部取材于真实事件的电影,特别之处在于,它讲述了8名残障青年在“希望农场”里,通过不断学习、锻炼,强化身体机能和社交属性等能力,最终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完成了从“手心向上”到“手心向下”的翻转。
手心向上,是接受外界的帮助;手心向下,是用双手自己创造,是通过努力收获回报。
“残疾人可以通过良好的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平台,在自助康复和互相帮助中树立信心、习得一技之长,实现人生翻转,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市残联康复部部长程晓悦说。
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服务模式,是我省今年开展的一项新工作,强调残疾人的自我实现和互相帮助,依托定点服务基地,面向中途失明者、中途失聪者、脊髓损伤者、智力障碍者、稳定期精神障碍者等残疾人开展。
为做好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工作,市残联专门组织人员进行了政策培训,服务对象摸底调查、服务基地筛选已经开展,后续进行师资培育、具体服务。据悉,目前市残联初筛出的符合5类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对象基本要求的共有1.7万余人,摸排后确定有自助互助培训需求的659人;从各县(市、区)筛选出14个有意向且符合基本条件的服务机构,拥有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师资143人。
近日,省、市残联调研组一行深入永济市、平陆县、盐湖区走访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了解各处开展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的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康复设备、运营管理等情况,并与残疾人及家属进行交流。“这次调研的机构在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方面各有专长,设备齐全、管理理念先进,有能力落实好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这点,省残联调研组对我市给予了充分肯定。”程晓悦说。
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在全省还未全面实施,但我市各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永济市第三医院针对脊髓损伤者通过普及康复知识、组织技能培训,引导残疾人及亲友分享康复经验等方式,提升患者的康复技能,增强他们的信心,为回归正常生活打下基础。
平陆县中医医院引导在该院进行康复的同类残疾人,互相分享人生经历,缓解负面情绪。该院还以自助能力较强的一名残疾人为中心,引导同类残疾人组团进行自助互助康复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树立信心。
盐湖区医疗集团南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运动康复为特色发展方向,基本形成了“治病在医院 康复回社区”新就医格局。该中心家庭医生团队发放慢病日记本、定期举办慢病患者自我管理沙龙分享会,让患者找到归属感,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营造了互相督促服药的良好氛围。
运城仁安睡眠病医院在为稳定期精神障碍者提供康复服务时,一方面指导患者科学用药、自我疏导压力、安排后续生活和康复,增强他们的自助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针对同类患者组织小组心理治疗或分享,让患者在交流中互相帮助。
“用自助互助的方式进行康复,我觉得不光对身体康复有帮助,也能减少他们的孤独感、无助感,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无论对残疾人还是家庭来说,都是大好事!”我市一名残疾人家属胡女士说。
“自助互助的主体是残疾人。首先,要学会自助,然后再达到互助。实现自助,可以通过残联评估确定的康复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技能学习等服务,引导他们增强自助意识和能力。实现互助,可以把符合条件的同类残疾人集中起来,在自助互助康复服务机构提供的自主区域生活,让他们在互助中得到更快地恢复,服务机构也可以在残疾人需要的时候进行医疗介入。”程晓悦说。
一个个努力康复的坚强身影,是残疾人不向命运屈服的见证。一颗颗因残受挫的心灵,能在自助互助中感受温暖,重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信随着这项重点工作在我市的开展,一定会有更多残疾人在自助互助中得到更好地康复,实现自力更生,为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以自立自强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