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做好减负“加减法”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5-1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突出“减负担”与“加能力”动态平衡,保证基层各级机构的高效运作。

形式主义“做减法”,考察实效“做加法”。工作中填表、拍照等,本是方便总结工作、留存记录的一种手段。但在个别地方,却走了形、变了异,成为形式主义。一些基层干部看似忙忙碌碌,实则忙于应付。落实基层减负就是要在“文山会海”“台账报表”上做“减法”,向“指尖上”和“脚尖上”的形式主义开刀,从查材料到考实绩,变看报告为到现场,让实绩来说真话,让成效评价干部。

过多借调“做减法”,政策编制“做加法”。基层人少事多、活小责任大,往往一个人承担多个人的任务量,但有些上级单位部门向基层乡镇过多抽调,甚至存在长期借调现象,影响乡镇工作开展。上级机关要在工作上减少对借调人员的“依赖”,切断违规借调人员的路径,切实为基层人员松绑减负。要在编制数量、优惠政策上“做加法”,通过加大编制资源倾斜力度,畅通基层干部职级晋升渠道等措施,关心关爱基层干部成长,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扎根基层工作。

沉重包袱“做减法”,工作能力“做加法”。在个别地区存在工作任务层层布置加码的现象,给“小马”套上“牛车”甚至是“卡车”,导致基层包袱越来越重。上级部门之间要厘清工作职责,明确职责边界,能在一个文件、一次会议上布置、说清的工作,就采用联合发文、共同办会的形式向下布置。属上级部门办的事项,不能随意推给基层。同时,要在干部能力上做“加法”,通过挂职锻炼、跟岗学习等方式提高基层干部能力素质,让他们有能力干事。  (摘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